截至2025年5月8日收盘,翔宇医疗(688626)报收于39.49元,下跌2.49%,换手率1.65%,成交量2.63万手,成交额1.06亿元。
5月8日,翔宇医疗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1336.1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584.2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51.87万元。
2024年,翔宇医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94.36万元,同比减少54.68%,扣非后净利润为8,997.45万元,同比减少55.90%。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5.10万元,同比减少41.26%;扣非后净利润为1,870.81万元,同比减少48.72%。主要原因包括加大研发投入和优化营销队伍,预计2025年费用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净利润恢复增长态势。
公司机器人方面在研项目20余项,规划40余项,聚焦“运动、理疗、平衡、评定、护理、脑机接口”六个方向。便携式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已进入小批量阶段,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销售,将与VR技术融合,提高训练趣味性和患者生活品质。
康复行业受政策支持,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产业。翔宇医疗将持续研发康复装备,完善临床康复一体化解决方案,拓展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市场。
公司康复机器人产品线是研发重点,涵盖医院和消费端开发。公司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智能化服务模式,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患者提供便捷、智能的康复方案。
公司开发的经颅磁辅助治疗机器人运用多项先进技术,解决了靶点定位难、治疗易脱靶等问题,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布局较早,拥有核心算法知识产权、自研采集装置、齐全的产品体系等优势,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康复领域,如情绪评估、运动康复等。
公司外骨骼机器人有医用级和消费级多个版本,短期内以医用为主,适用于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等场景,中长期将逐步完善家用版产品,针对术后康复、居家训练及老年人辅助行走等方向。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自带人工智能算法,可实现高强度、高重复性康复训练,突破人工疲劳限制,提供客观评估数据,辅助治疗师优化康复方案,降低对高级治疗师的依赖。
有源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及制造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成熟和生产规模扩大,制造成本将逐步下降,产品稳定性可靠,已在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公司正在研发脑机接口和外骨骼机器人结合的产品,如通过脑控技术实现下肢肌力较弱患者的康复训练,提升康复效果和患者参与度。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