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盘,精研科技(300709)报收于32.54元,上涨2.29%,换手率3.32%,成交量4.96万手,成交额1.61亿元。
4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1.78万元,占总成交额0.26%;游资资金净流出360.73万元,占总成交额2.24%;散户资金净流入318.95万元,占总成交额1.98%。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度公司直接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不超过3%,因此关税政策目前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公司通过拓展动力、精密塑胶、散热、智能制造服务及电子制造板块业务,实现多领域、多业务、多元化的发展,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
公司与海内外许多知名头部公司均有合作,但具体客户信息需严格保密,公司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技术咨询、参与客户的早期技术验证、新产品的前期开发、小批量测试和大批量生产等。
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到众多内外部因素影响,公司将致力于开拓各板块业务,坚持公司发展战略,及时关注行业趋势,做好各项经营工作,努力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公司将紧跟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趋势,努力拓展各业务板块在新能源、新消费、新基建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契合、满足各领域新需求的新型产品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公司在材料、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914.45万元,当年毛利率为28.80%,营业收入及毛利率水平与2023年度相比基本持平;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67.89万元。
MIM技术在制备几何形状复杂、组织结构均匀、性能优异的近净成形零部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不断提升。
公司将结合实际状况、未来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的全面审慎评估采取有关措施,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权益,彰显公司责任担当。后续如有相关回购计划,公司将根据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为4.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66%。后续的经营状况敬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公司散热业务已在边缘计算服务器、储能等领域实现量产,并积极开发充电桩、服务器等新方向。
公司将紧跟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趋势,努力拓展各业务板块在新能源、新消费、新基建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契合、满足各领域新需求的新型产品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公司在材料、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公司通过拓展动力、精密塑胶、散热、智能制造服务及电子制造板块业务,实现多领域、多业务、多元化的发展,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国内客户的收入规模比重逐年提升。
公司整体现金流量状况良好,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关于股票回购事项,公司将结合实际状况、未来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的全面审慎评估,并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导向。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20.66%,但归母净利润仍为负,亏损幅度逐步减小,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在逐步改善。
公司管理层通过持股平台长期与公司携手同行,部分高管因自身家庭规划、长期财务安排等合理需求,进行适度减持操作,与公司经营基本面、发展前景并无关联。
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67.89万元,较2023年度有所下滑,主要因为2023年度确认业绩补偿款3,484.51万元,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24年无此相关收益。
公司以精密金属零部件及组件为主业,并在近年来新拓展了动力、精密塑胶、散热、智能制造服务及电子制造板块业务,实现多领域、多业务、多元化的发展。业务覆盖了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汽车、工业控制、储能等多个领域。
公司散热业务聚焦液冷方向,涉及产品主要为液冷模组、风冷模组,以及VC、热管等。目前产品已经在边缘计算服务器、储能等领域实现量产。
公司主营的金属注射成型业务,可以为汽车行业客户大批量提供精密金属MIM零部件产品。子公司江苏精研智行系统有限公司自成立伊始便聚焦于精密塑胶件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将以“四个现代化”布局,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运营效率,开拓新兴市场。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创新,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不断积累沉淀,通过材料创新、技术产品创新、制造创新,构建复合竞争优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