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盘,迦南智能(300880)报收于20.81元,上涨0.77%,换手率1.7%,成交量3.31万手,成交额6880.68万元。
4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34.87万元,占总成交额7.77%;游资资金净流出345.71万元,占总成交额5.02%;散户资金净流出189.16万元,占总成交额2.75%。
4月30日业绩说明会:- 公司在新能源业务方面重点布局充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充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包括光储充配一体化智能微电网建设。- 公司充电桩包括直通风和独立风道不同技术路线两个系列产品,功率范围120kW-1080kW,可满足目前市场从乘用车、重卡、矿卡、重型电动机械绝对主流的充电需求。- 公司已通过国家电网2025年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品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成为合格供应商,市场开拓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公司战略聚焦于紧跟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伐,抓住“碳达峰、碳中和”历史机遇,以新能源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智能电表产业链优势深度融合充电储能业务,构建智能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 行业正经历迅猛增长,国内外政策支持和电网投资显著增加,全球电网投资每年增长5.3%,新兴市场的贡献日益增加。- 2024年度,公司主要产品智慧计量及系统实现营业收入8.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6.62%,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11.65%。- 国家电网2024年度电表招标总量达到9528万只,同比增长25%左右,2025年电表招标数量、金额、单价存在进一步上修可能。- 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展会,跟踪国际标准与新技术趋势,发展海外合作建厂,强化就地服务能力,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扩大区域客户覆盖,提高市场份额。- 公司战略聚焦紧跟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伐,抓住“碳达峰、碳中和”机遇,以新能源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智能电表产业链优势融合充电储能业务,构建智能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以技术出海与属地化运营为核心,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及国际产能合作机遇,围绕东南亚、中东欧、非洲等重点市场开展系统性调研。- 公司充电桩包括直通风和独立风道不同技术路线两个系列产品,功率范围120kW-1080kW,可满足目前市场从乘用车、重卡、矿卡、重型电动机械绝对主流的充电需求。- 公司已掌握HPLC(高速电力线载波)与5G通信的技术,并在部分智能电表型号中实现双模通信的应用。- 截至目前,公司暂未与华为昇腾的边缘算力模块有相关合作。- 公司充电桩包括直通风和独立风道不同技术路线两个系列产品,功率范围120kW-1080kW,可满足目前市场从乘用车、重卡、矿卡、重型电动机械绝对主流的充电需求。- 公司快速充电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机械等,核心技术具备在飞行汽车、无人机和机器人、智能体方面应用的潜力。- 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投资收益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家正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相关补贴和电价政策可能进一步提升项目盈利空间。- 公司目前暂未与新能源品牌车厂开展合作。- 2024年度,公司业绩情况持续向好,实现营业收入101,424.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6%,实现归母净利润19,306.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9%。-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8.15%,主要系本期客户订单交付计划调整所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45.03%,主要系交付的产品结构影响。- 公司产品线包括智能电表、信息采集终端、通讯模组、充电桩及储能设备等,这些都是构建虚拟电厂技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公司潜在可能的战略布局及项目投资需求等,公司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向特定对象发行融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三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百分之二十的股票。- 公司已开发出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直流电能表。- 2022年度至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及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呈现增长态势。- 鸿蒙系统在公司部分计量产品已应用。- 公司始终重视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近年来通过以下举措持续优化投资者结构。- 公司目前暂未达到深港通纳入市值标准,但始终重视全球化资本布局。- 公司持续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加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公司持续关注人工智能等相关前沿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探索其在自身业务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协同。- 公司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建设。- 公司将努力以稳健的经营业绩与切实的社会责任担当回报投资者,与广大投资者共享公司发展成果。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8.15%,主要系本期客户订单交付计划调整所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45.03%,主要系交付的产品结构影响。2024年度,公司业绩情况持续向好,实现营业收入101,424.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6%,实现归母净利润19,306.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9%,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营目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