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瑞声科技(02018.HK)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29 08:03: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瑞声科技(02018.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转好,各大智能手机OEM品牌在AI赋能下持续创新。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初步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达到约12.4亿部。本集团实现收入新高,为人民币273.3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光学业务、精密结构件业务和声学业务增长显著,车载及消费声学产品业务亦带来人民币35.2亿元的收入贡献,进一步扩张了集团的业务版图和营收来源。集团毛利率为22.1%,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各产品线持续改善产品结构,以及集团坚持精益运营,通过对生产流程、供应链及内部运营的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显著提高,费用持续优化。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42.7%至人民币18.0亿元,显示出集团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入为人民币52.0亿元,同比增长12.3%,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3.3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资产负债率为3.8%,账面现金为人民币75.4亿元。存货周转天数约为60天,较2023年12月31日的80天改善约20天。集团持续提升运营效率,秉承严控资本支出的政策,所获得的强劲运营现金流入支持集团收购PSS后充裕的流动性。
      按照15%的派息比率,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4港元(2023财年:每股0.10港元),2024财年派发全年股息每股0.24港元(2023财年:每股0.10港元)。集团将保持审慎的财务政策和强劲的现金流以推进业务发展,为集团股东创造长远价值。

业务展望:

声学业务
      2024年下半年,集团声学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7.5亿元,同比增长13.8%,环比增长37.4%。毛利率为30.4%,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2024全年,集团声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82.1亿元,同比增长9.5%,主要由于下游客户需求回升,集团在重点客户中的市场份额稳中有增以及高端声学平台导入更多客户的主力机型。全年毛利率为30.2%,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集团在中高端声学市场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市场份额继续稳步攀升,龙头地位巩固。凭借多年来在声学技术创新领域的深厚沉淀与持续投入,集团持续拓宽声学产品矩阵的广度,构建了集硬件研发、算法优化以及专业调音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力,高度适配当今智能设备在多元化场景下的复杂应用需求,成为集团推动声学行业持续升级的关键力量。
      同时,声学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著:SLS大师级扬声器以轻薄的设计和卓越的音质表现,延续了迅猛的增长态势,全年出货量近3,000万只,同比增长超过120%;集团还推出首个Hi-Fi音质的同轴扬声器UltimateSpeaker,通过共享磁路的创新设计实现更好的高低音表现,进一步稳固了集团在高端声学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声学和电磁创新型二合一产品Combo系列出货量约530万只,同比增长近140%。该系列产品融合了先进的声学与电磁技术,为客户提供了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产品解决方案,满足了客户在产品设计和功能实现上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集团积极在非智能手机设备的声学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如随著AI眼镜在年内推广落地加速,集团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扬声器产品。这些声学产品由集团为应对下游多元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和研发,已搭载于多个客户的智能眼镜之中,不但实现了层次分明的立体声效果,也兼顾了终端消费者对隐私通话和防漏音的需求,为集团未来在多品类智能设备市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车载声学业务
      (PSS-车载及消费声学产品业务)
      2024年,集团的车载声学业务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依旧取得突破进展,全年收入为人民币35.2亿元,毛利率为24.8%,显示出集团与PSS显著的协同效应。自收购完成以来,集团充分整合资源,构建了集扬声器、功放、算法以及调音服务于一体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一完整的体系能够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后期调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了客户粘性,助力集团在车载声学市场实现快速的商业拓展。PSS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广泛的客户网络,目前在欧美一线车企中占据著领先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彰显集团在全球车载声学领域的强大影响力。同时,集团与PSS的车载声学产品在中国持续供应理想、吉利、小米以及小鹏等头部新能源品牌的热门车型,车载NLCPro算法也已首次定点全球头部豪车品牌。
      光学业务
      2024年下半年,光学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7.9亿元,同比增长50.2%,环比增长26.0%,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光学行业持续升级,光学模组业务市场份额提升显著以及塑胶镜头高端化进展顺利。毛利率为7.9%,同比改善17.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2个百分点。2024年全年,光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50.0亿元,同比增长37.9%,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9.5个百分点至6.5%。
      2024年,6P及以上镜头出货量持续攀升,6P镜头出货量占比在2024年下半年超过18%,预计2025年6P及以上高端镜头的出货量占比将持续提升。其中,2024年7片式镜头(塑胶镜头及G+P混合镜头)出货量达到350万只左右,2025年出货量将实现数倍增长,进一步加强集团在高端光学领域的布局。光学模组方面,受益于出货量与ASP的大幅提升,全年收入同比显著增长55.2%。32M像素以上的模组出货量占比达到32.0%,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此外,集团积极为未来布局,正紧密配合客户开展更高端模组(如潜望模组和SensorShift模组)的预研工作。2024年WLG的工艺良率稳步攀升,为集团后续赢得更多机型的定点打下坚实基础,其以更大光圈、更高解析力、更低厚度的光学性能及结构优势,持续带给终端消费者出色的光学表现。WLG在制作微棱镜方面还拥有一体化压铸的独特优势,可以极大提高微棱镜的生产效率及精度,相关产品已获得客户的认可和定点,未来有望随著潜望式模组下沉的过程中向更多机型导入。集团在非手机光学领域进展顺利:车载光学方面,集团拥有ADAS和环视等智能驾驶类以及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员监控系统(「OMS」)等智能座舱类镜头,和海外头部新能源客户合作的高规格项目即将量产,为实现集团在车载光学领域的跨越式增长打下了基础。对于XR光学,集团深度布局衍射光波导和光引擎等品类的机会。其中光波导已和国际头部设计厂商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基于半导体刻蚀工艺的光波导量产线也已完成量产调试,有多个客户项目已定点并正在开发交付中。另外,AIcamera、大视场角AR模组等亦定点多家客户项目,即将于年内量产。
      电磁传动及精密结构件等业务
      2024年下半年,该合并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1.3%至人民币60.7亿元,环比上升67.0%。毛利率为23.4%,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2024年全年,得益于横向线性马达、金属中框、转轴及VC散热板等产品在客户旗舰机和折叠机中的规模化应用,该合并分部收入实现人民币97.1亿元,同比增长17.8%。毛利率为23.3%,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金属中框毛利率提升显著以及其他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的提升。
      报告期内,集团为重要客户成功独供了行业内首创的伸缩镜头电机模组,并参与到主流大客户侧键模组创新。同时,基于电磁传动平台技术的灵巧手等关节电机及减速器产品正在按期开发,展现了集团在高度集成化复合模组的技术拓展能力。在光学传动领域,集团聚焦开发OIS和SensorShift等高端防抖功能,正预研用于三轴闭环大底OIS模组的VCM产品,加速推进光学模组垂直整合。
      2024年,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增长强劲,毛利率水平亦通过强化精益运营得到持续提升。集团的金属中框导入更多中高端机型和折叠机,收入同比增长近24%,目前已成为安卓阵营手机金属结构件头部供应商。2024年,集团的散热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26亿元,同比增长40.1%。作为全球领先的手机散热方案供应商,集团依托先进技术和交付实力,以超轻薄、多结构和高散热性能的VC产品获得各大主流客户的高度认可。集团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积极配合主流大客户的升级需求,打开散热业务巨大的新增长空间。笔电机壳业务方面,得益于高价值量的新项目放量和PC市场需求回暖,该产品线收入达到人民币13.5亿元,同比增长53.3%。
      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
      2024年下半年,传感器及半导体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84亿元,同比下降27.7%。毛利率为14.9%,同比略降0.8个百分点。2024年,该业务分部实现收入人民币7.73亿元,同比下滑24.6%,主要由于产品组合调整以及新旧项目周期切换,未来集团将重点推广高性能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至15.6%,主要得益于集团的自研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集团聚焦高信噪比麦克风产品,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中份额领先,并实现在人形机器人、AI眼镜和车载等新兴领域的出货。报告期内,集团的高价值新项目在海外大客户成功落地,为该业务带来新的增长极。同时,集团中高端化战略成效凸显,中高端安卓MEMS麦克风产品出货占比提升至超过60%。未来随著AI的逐步成熟与落地,智能设备的语音交互需求与日俱增,集团的高信噪比麦克风产品将迎来崭新的发展空间。
      战略展望
      未来,随著边缘AI在本地设备上部署加速,消费电子将迎来巨大技术革新机遇。此外,新能源汽车、AR/VR、机器人市场也将呈现多元化、高增长态势,感知科技产品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集团将顺势而为,秉持技术创新之使命,把握AI赋能,深化消费电子布局,持续开拓全新领域。通过全球化布局与产品线的多元拓展,引领感知科技创新,再攀高峰,为股东和客户带来更高回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瑞声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