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24日收盘,正海磁材(300224)报收于12.46元,下跌0.72%,换手率2.6%,成交量21.66万手,成交额2.73亿元。
4月24日,正海磁材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1305.2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24.52万元;而散户资金则净流出1729.76万元。
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客户合作,专注于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升,灵活调整销售策略,有效提升整体竞争力。尽管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销量实现连续七年增长,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低位震荡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应用领域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价格承压,净利润同比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5.39亿元,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2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长24.83%;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9亿元,同比下降10.94%。公司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31%,主要应用领域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8%,报告期内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公司产品具有“低重稀土、低失重、高一致性、高工作温度、高镀层信赖性”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节能化和智能化等“三能”高端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能源,汽车节能电气、节能家电、节能电梯,人形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智能装备、手机等智能消费电子等。
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实现了对国际汽车品牌TOP10、自主汽车品牌TOP5及造车新势力品牌TOP5的全覆盖。2024年,公司完成58个汽车选定项目,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公司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25%,共搭载561万台套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机。
2024年,南通基地充分发挥新基地优势,产能持续释放,全年产量同比增长超150%,实现与烟台基地战略产能互补。南通基地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爬坡进展符合公司预期。
公司继续坚持“高人一筹”和“稀土资源平衡”两大研发战略,以持续研发投入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性能、成本领先优势。2024年,公司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共同研发项目,不断实现技术突破。近三年,公司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2024年末,公司共拥有已授权和在审中的发明专利约302件,同比增长47%,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坚持“战略采购与动态采购相结合、直接采购与循环利用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全方位确保原材料的安全稳定供应。公司已建立稳定的采购渠道、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策略采购和战略采购确保公司原材料稳定供应。
2024年,晶粒优化技术(TOPS)相关产品在公司产品的覆盖率达到97%;扩散技术(THRED)相关产品在公司产品的覆盖率超过80%;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同比增长50%;超轻稀土磁体出货量持续增长。
公司不仅有与国际知名客户合作近二十年的经验储备,也与国内产业链新兴龙头企业结成密切合作关系,具有成熟的研发、制造、供货能力。2024年,公司密切跟进下游应用场景变换,深度调研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荣获“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材料类企业”奖项,并已完成向下游客户的小批量供货。
2025年,公司将追求有质量的收入和高质量的增长,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实现高质、高效、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整体工作思路坚持两龙头(技术、营销)四支柱(质量、管理、供应链和数智化)的成本领先战略,提升利润水平,落实“两减一增”(减在制、减生产周期、增人效)方针,推动管理变革,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成长。公司将重点开展交付优化、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数智化和节能降耗等工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