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国外运(00598.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一)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
2024年,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呈现出「动荡分化、缓慢复苏」的复杂态势。地缘冲突不断、政策博弈激烈,各类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致使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持续疲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速虽小幅回升至3.2%,但与疫情前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然而其政策外溢性加剧,新兴市场深受美元波动的冲击。西方多个主要经济体在大选之后,国际权力格局面临重塑,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政策愈演愈烈,再加上地区冲突不断升级,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受到极大挑战。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供给端恢复速度快于需求端。2024年,中国仓储市场价格整体下行,空置率上升,尽管部分区域采取了「以价换量」等措施刺激需求,但效果欠佳。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以及市场需求不足、运力资源趋紧、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公司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在供需挤压中坚定转型突破、在进退取舍中追求量质平衡。公司加快构建新型承运人模式,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强化海外关键节点资源布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56.21亿元,持续站稳千亿大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加快2天,有息债务率下降2.78个百分点,整体财务状况保持良好。
1、持续拓展市场,巩固市场地位
在市场整体承压的情况下,公司积极作为,化市场存量为外运增量。2024年,公司主要板块的业务量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海运代理、空运通道和铁路代理分别同比增长13.3%、14%、13.7%。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强与核心客户共建物流生态圈,核心直客收入同比增长15.3%。
2、加速构建「新型承运人」模式,推动业务转型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传统业务转型,加快构建新型承运人模式。空运业务务加强与资源方的合作,新开通6条定班货运航线,稳定运营11条全货机包机航线,共执飞1,132架次,可控运力达25.1万吨,业务量达102.8万吨。水运业务积极深化与船公司的合作,探索包舱等多元合作模式,在中东、印巴、东南亚等航线加强可控运力的掌控,并与资源方共同打造多条优质航线产品。陆运业务持续扩张,长沙、沈阳两个自营平台获批成为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际班列业务量累计突破170万标箱;陆运主系统成为全国首个与海关「单一窗口」成功对接的案例。
3、优化海外资源配置,完善海外网络布局
公司持续优化海外专项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海外发展的定位、方向和路径。通过加强海外市场开发,优化重要节点的网络资源布局,助力中国品牌「走出去」,并积极拓展第三方国家之间的物流业务。2024年,公司海外投资额同比增长44%,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净利润同比增长43%。东南亚地区,泰国仓库二期顺利完工;拉美地区,持续完善自有网络布局,新设立墨西哥公司;欧洲地区,尽管经济持续低迷,本集团在欧洲的营业收入仍取得积极增长,并探索在塞尔维亚开展实体化运营。
4、引领科技创新,塑造「物流新质生产力」标杆
在智慧物流领域,公司稳步推进泛AI应用,单证自动化服务年处理能力超过1,500万单,提升了服务效率;自动驾驶高速干线商业运营里程累计超240万公里,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累计拥有专利230项、软件著作权428项。在绿色物流领域,公司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绿色物流解决方案,建成国内首个通过GLEC(全球物流排放理事会)国际认证的物流行业公共碳计算器,该计算器全年调用次数达430余万次;持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技术改造,累计建成9个碳中和园区,涵盖园区、场站、码头等多种类型。
5、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一是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立了与经营指标高度契合的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牵引推动运营体系建设相关的13项重点任务落地,辅以组织机制调整以及流程再造,初步验证数字化运营体系。二是数字化系统推广更加深入。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初步成为有效赋能销售人员的工作平台。
(二)分部经营及分部利润情况(其中分部利润为分部营业利润剔除对合联营企业
的投资收益的影响)
专业物流
2024年,本集团专业物流服务的对外营业额为279.51亿元,较上年的275.22亿元增加1.56%,分部利润为7.24亿元,较上年的10.61亿元下降31.81%。本年度国内需求不足,仓储等相关资产空置率增加,本集团抢抓市场,扩大与客户的合作规模,使得收入稳中有升;但由于市场要素价格下降以及客户对物流成本管控更加严格导致新签合同服务价格下调,而专业物流业务部分成本刚性,所以业务利润有较大幅度下降。
代理及相关业务
2024年,本集团代理相关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671.70亿元,较上年的619.80亿元上涨8.37%,主要是因为业务量增长叠加运价同比上涨的影响;分部利润为22.49亿元,较上年的22.98亿元下降2.16%,主要是由水运、陆运及仓储业务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
电商业务
2024年,本集团电商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105.00亿元,较上年的122.63亿元下降14.38%,分部利润为1.59亿元,较上年的1.99亿元下降19.97%,主要是受业务量下降的影响。
各业务板块的财务表现
*根据公司内部调整,冷链物流并入合同物流
*空运通道=空运代理+跨境电商物流
(三)主要业务运营数据
2024年,公司合同物流(含冷链物流)4,989.7万吨,2023年4,779.9万吨;项目物流655.5万吨,2023年627.5万吨;化工物流422.3万吨,2023年382.9万吨。
2024年,公司海运代理1,515.6万标准箱,2023年1,337.3万标准箱;公司空运通道业务量102.8万吨(含跨境电商物流20.4万吨),2023年90.2万吨(含跨境电商物流20.4万吨);铁路代理57.3万标准箱,2023年50.4万标准箱;船舶代理66,845艘次,2023年62,300艘次;库场站服务2,845.2万吨,2023年2,622.5万吨。
2024年,公司跨境电商物流17,906.9万票,2023年36,339.5万票;物流电商平台269.9万标准箱,2023年247.4万标准箱;物流装备共享平台8.5万标准箱╱天,2023年8.4万标准箱╱天。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全球经济增速稳中放缓,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地缘冲突延宕升级,全球债务问题日益突显,通胀压力犹存,政治因素或将给全球经济前景带来重大下行风险。贸易一体化备受挑战,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供应链重构加深的形势,贸易需求虽总体上升,但发展失衡和不确定性增加等风险因素也更加突出,面临的挑战增多,服务贸易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3%。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到134.9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实现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贸易方面,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贸易伙伴方面,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22.07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我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4.9%。
(二)我国物流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物流需求有所回暖
2024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和《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等多项行业政策,推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上年同期为5.2%)。分季度看,一至四各季度分别增长5.9%、5.7%、5.3%、5.8%。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延续稳定发展态势,三季度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显现,在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下,四季度企稳回升,全年物流需求增速稳中有进。在政策拉动、需求多样等因素影响下,新旧动能叠加、交替回升态势更趋明显,物流需求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高品质加快转型;智能制造、高技术制造等高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绿色化、数字化类型物流需求发展态势明显。从增长贡献看,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增长贡献率为77%;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6.7%,贡献率为11%。
(三)集装箱海运市场需求回暖,运价波动上涨
从需求端看,2024年以来,全球消费制造业开始回暖,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持续平稳向好,海运贸易需求逐步恢复。世界贸易组织12月发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集装箱航运指数(105.8)高于趋势水平。从供给端看,根据Alphaliner数据,2024年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规模突破3,000万TEU,但受红海局势持续改变运输路径,船公司运力调配、航运线路选择等因素影响,全球供应链总体呈现紧张态势。运价方面,集装箱海运受运输需求回暖、供应链紧张、地缘政治扰动等因素影响,市场运价出现波动,整体水平较上年显著上涨。2024年CCFI均值1,550.59点,同比增长65%。
2024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3.32亿标准箱,同比增长7%(上年同期为4.9%);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9%。
CCFI月均指数
(四)全球空运市场需求旺盛但运力紧缺,导致运价高企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从需求端看,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总需求,按照货运吨公里(CTKs)同比增长11.3%(国际需求增长12.2%),2024年全年货运需求超过2021年峰值纪录。IATA预计2025年增长将放缓至5.8%,与历史水平保持一致,主要是从经济基础看,油价呈下降趋势,贸易继续增长;但同时,航空货运业将面临地缘政治变化的挑战。从供给端看,2024年全年航空货运运力,按照可用货运吨公里(ACTK)同比增长7.4%。运价方面,受需求上升的刺激,空运运价得以支撑。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2024年,我国货邮运输量完成898.2万吨,同比增长22.1%,较2019年增长19.3%。
(五)中欧班列持续稳步增长,中老中越班列蓬勃发展
2024年,全国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9,392列,同比增长10.7%,发送货物207.7万标箱,同比增长9.2%;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每周稳定开行17列,吸引大量高附加值货源。同时,加强中欧班列通道建设,西(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中(经二连浩特口岸)、东(经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北口岸)三条运输主通道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分别增长24%、7%、-10%,跨里海通道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中老铁路发运19.3万标箱,同比增长24%。中越班列发送货物2.27万标箱,同比增长512%。
全国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及增速
(六)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增速放缓
近几年来,跨境电商的迅猛崛起为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据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达到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随著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包裹量超过1万吨╱日,航空货运市场的格局由电商平台的流量主导,电商平台已经掌握了超过50%的航空货运运力,上游运力资源的集约化和下游电商平台客户的寡头化趋势给航空货代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本集团秉承「运万物、连世界、创生态,以物流成功推动产业进步」的企业使命,凭借完善的服务网络、丰富的物流资源、强大的专业物流能力与领先的供应链物流模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专业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的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本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专业物流、代理及相关业务和电商业务三大板块。
(一)专业物流
中国外运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覆盖整个价值链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并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包括合同物流、项目物流、化工物流以及其他专业物流服务。
合同物流主要为客户提供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供应链全程物流管理服务,同时还可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咨询、供应链优化及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公司的合同物流业务按照目标行业进行管理,在消费品、汽车及新能源、科技电子、医疗健康、工业品等多个行业及领域具有领先的方案解决能力。公司已与境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合同物流受宏观经济和国内制造业、消费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项目物流面向电力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矿业、基础设施、轨道车辆等行业的工程承包企业,提供工程设备及物资的门到门、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及执行服务,以服务出口工程项目为主。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物流方案设计、海运、空运、陆运、仓储、包装、报关报检、港口中转、大件运输、进出口政策咨询等。公司已在全球操作了众多物流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项目物流主要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以及世界各国及地区经济和政治、安全局势等因素的影响。
化工物流主要服务于精细化工行业客户,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主要包括危险品及普通包装化工品的仓储、运输配送、国际货代和多式联运等。公司拥有集仓储、运输(含液体罐箱)、货代、多式联运及保税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形成聚焦华东、华北及西南区域,协同东北、华南社会资源的全网布局。化工物流除受化工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外,也与行业政策及安全监管要求等密切相关。
公司专业物流的经营目标是向价值链整合转型。作为公司核心业务,专业物流将以「方案客户化、销售行业化、服务集成化、运营一体化」为目标,以解决方案带动全局,聚焦重点目标行业,做精做深产业链,服务纵向延伸,经验横向复制,形成在目标行业的专业能力和规模优势。
(二)代理及相关业务
中国外运代理及相关业务主要包括海运代理、空运代理、铁路代理、船舶代理和库场站服务等服务。中国外运是中国最大的货运代理公司,拥有覆盖中国、辐射全球的庞大服务网络。
海运代理方面,中国外运主要为客户提供订舱、安排货物出运、提箱、装箱、仓储、集疏港、报关报检、分拨、派送等与水路运输相关的多环节物流服务。中国外运是世界知名的海运代理服务商之一,年处理海运集装箱量超过1,500万标准箱,能够提供中国各主要港口与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全球第三国之间的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
空运代理方面,中国外运主要为客户提供提派、报关报检、仓储、包装、订舱及操作、航空干线运输代理和卡车转运等专业化空运货运代理服务。作为全球知名的空运全程物流服务商,中国外运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为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国内外重点航空公司、核心海外代理和国内物流服务商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新型承运人」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底,公司运营了11条定班全货机包机线路,航线包括欧洲线、美洲线、中东线、亚洲线等,通过可控运力和资源,为客户提供全程化、可视化、标准化的空运全供应链物流服务。
铁路代理方面,中国外运是国内领先的铁路货代服务商,可为客户提供散杂货和集装箱等多种方式的铁路代理服务,包括国内铁路代理服务、国际铁路代理服务(含过境铁路代理服务)以及海铁联运在内的全程供应链服务。截至2024年底,公司国际班列累计发运超过1.3万列、170万标准箱。公司国际班列自营平台在长沙、沈阳、深圳、东莞、新乡、绵阳、赤峰等地累计开通线路50余条(其中周班常态化运行15条);同时,公司积极参与中老泰通道建设,打造中老泰铁路快线产品,为客户提供中老铁路双向运输、跨境转运、箱管等综合服务。
船舶代理方面,中国外运是中国领先的船舶代理服务公司,在中国沿海、沿江70多个口岸设有分支机构,并在香港、日本、韩国、泰国等地设立代表处,为船公司提供船舶进出港、单证、船舶供应及其他船舶在港口相关业务等服务。
库场站服务方面,中国外运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及装拆箱、货物装卸、发运、分拨配送等相关服务。中国外运拥有丰富的仓库和集装箱场站资源,并在广东、江苏、安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11个自营内河码头,是公司提供优质、高效的货运代理和综合物流服务的重要依托。
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主要受全球贸易情况、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航空货邮运输量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是业务发展的基石,将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强化客户驱动,注重价值创造和模式创新,延伸服务链条,深挖客户和供应商价值,推进平台化和产品化建设,逐步向全程供应链方向转型。
(三)电商业务
中国外运电商业务包括跨境电商物流、物流电商平台和物流装备共享平台。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主要指为满足跨境电商客户的物流需求,通过整合国内端、干线和海外端资源进行标准化产品的开发和设计,现已面向市场推出欧洲、美国、南美、非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B2C电商小包产品和B2B空派头程产品,并推出中亚方向的「中速卡航」整车及拼车产品,服务范围涵盖上门揽收、国内(保税)仓库管理、进出口清关、国际段运输、海外仓管理、末端配送等。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主要受跨境电商贸易、海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物流电商平台指公司通过物流电商平台–运易通向客户提供各种线上化公共物流服务,包括海运、陆运、空运、关务等在线交易和服务以及在线保险、全程可视化等增值服务;目前已经上线的全链路服务产品覆盖中国往返日本、韩国主要城市以及东南亚、中亚主要国家等门到门服务。物流装备共享平台指公司提供集装箱和移动冷库等物流设备租赁及追踪、监控服务。
公司将抓住物流电商和电商物流两条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内外部资源,在推动主营业务全面线上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并积极探索物流电商平台模式;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链接。
业务展望:
2025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物流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短期内难以缓解。与此同时,物流行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全面加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本集团将在强化风险管控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从「控货、控运力、控两端」出发,持续加力深化创新拓展。坚持「控货为王」,加强战略客户和直接客户的拓展,并将市场存量、零散变量变成可控运量、通道增量;坚定「以多种形式构建并掌控核心运力池及关键物流资源」的方向,稳步推进运力掌控工作;持续提升海外端的交付能力。二是切实抢抓机遇,积极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紧紧抓住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契机,加快拓展业务版图;把握海外仓发展机遇,提升海外仓配服务能力;利用智慧仓发展机遇,打造智慧仓储新优势。三是加力推进海外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海外网络和资源布局,推进海外一体化运营和数字化转型;加强与客户在海外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四是全面激发融通动能,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谋划数字化系统的集成,打造「全链路+一站式」服务的数字化平台。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