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23日收盘,招商港口(001872)报收于19.09元,上涨0.0%,换手率0.17%,成交量2.96万手,成交额5649.33万元。
4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0.48万元,占总成交额1.42%;游资资金净流出434.63万元,占总成交额7.69%;散户资金净流入354.15万元,占总成交额6.27%。
在业务表现方面,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515.9万标箱,同比增长8.3%。按区域分,内地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230.1万标箱,同比增长8.5%;香港及台湾地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2.3万标箱,同比增长3.4%;海外地区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83.5万标箱,同比增长8.1%。国内外项目齐头并进,均实现较快增长。散杂货业务完成吞吐量12.6亿吨,同比增长0.6%。
在财务表现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31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海外收入为55.1亿元,同比增长15.0%,海外收入占比达到34.2%,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公司持续深化精益运营,扎实推动降本增效,主控与参资企业盈利双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45.16亿元,同比增长26.4%,创历史新高。
在分红方面,2024年公司拟每十股派发现金股利7.4元(含税),同比提升27.6%。2024年公司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8.43亿元,2024年度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0.51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约占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5.16亿元的41.92%,达到港口行业上市公司的中高水平。过去四年,公司分红比例逐年提升,公司努力加大股东回报,与股东们共享公司发展的红利。
问:根据2024年公司年报显示,招商港口的海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达到2%,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请您介绍一下公司海外港口布局及运营情况,以及未来海外发展规划。答:招商港口经过十多年海外拓展的耕耘,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6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运营51个港口,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港口、物流和园区全球网络布局。2024年,海外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83.5万TEU,同比增长8.1%。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55.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到34%,较2023年提升近4个百分点,反映出海外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要的业务板块。
海外规划方面,原则上我们会坚持“稳中求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商业可行、风险可控”几大原则。对于新投资项目,会在全球主枢纽港、门户港以及市场潜力大、经济成长快、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布局,捕捉港口、物流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机会,进一步完善全球港口网络,重点关注在新贸易格局重塑及制造业布局调整中存在的结构性成长机遇的区域,同时也要有效规避不可控风险。对于存量项目,公司着力把位于斯里兰卡的CICT打造成区域效率和服务领先的国际集装箱码头,汉班托塔港(HIPG)打造成以油气、滚装、散杂货、集装箱、海事服务及临港配套产业为核心的“六大中心”区域综合性大港。公司将持续构建斯里兰卡两港一体化运营模式,实现业务快速发展,抓住窗口期,加快推进与船公司业务合作。公司也将通过完善海外管控体系,提升海外项目管理效率,加强海外码头的提质增效工作,提高海外业务收益。
问:根据2024年公司年报显示,招商港口旗下深西港区2024年业务量突破1500万标箱,创历史新高。请您谈谈深西港区具有哪些区域竞争优势,未来还有哪些发展规划。答:2024年,招商港口旗下深圳西部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99.1万TEU,同比增长17.7%,高于深圳港整体水平,在深圳全港外贸市场份额首超50%,主要受益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货量增长,业务量创历史新高;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674.3万吨,同比增长3.6%。
近年来,深圳西部港区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公司坚定实施母港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深西母港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位优势,深西港区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为中国大陆经济中心城市中最靠近国际天然航道的港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地处珠江出海口东岸,既可通过拖车辐射深圳、东莞、惠州等珠东货源腹地,又可以通过驳船辐射佛山、中山、江门、珠海等珠西货源腹地。
二是航线优势,密集的近洋航线服务,特别是东南亚航线。截至2024年末,深西港区总航线189条,其中亚洲航线152条。随着CPTPP、RCEP、中日韩自贸协定等区域贸易协定的落实与达成,亚洲贸易网络规模和实力会显著增强,将给区域国家贸易和港航业带来发展新机遇。RCEP生效后,主要推动中国沿海港口日本航线、韩国航线、东盟航线和澳新航线的箱量增加,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日韩澳新等国的贸易往来,深西港区的东南亚航线密集,有利于抓住机遇拓展市场。
三是组合港优势,截至2024年末,累计开通30个组合港点位,涵盖七个海关,辐射深圳、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肇庆、云浮、清远、湛江、江门共十余个城市。公司控股顺德新港、参股珠江内河货运码头有限公司,构建深西港区与珠江内河码头的组合港模式,发挥水水中转优势,为腹地客户提供更便捷、集约化的进出口服务。
四是品牌优势,招商港口作为全球领先的港口投资、开发和运营商,位于全球港口运营商第一方阵。近年来,积极开拓布局海内外港口,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
未来,招商港口将继续深化“母港战略”,稳步推进大铲湾二期建设,做好组合港等重点项目的落地,持续完善珠江集疏运体系、中转体系及港口配套体系,提高深西母港集疏运能力,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竞争优势。
问:目前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转型升级的行业趋势,请您谈谈招商港口通过数智化赋能,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答:智慧港口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赋能,创新港口生产、运营、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对港口全要素、全过程、全场景进行数字化处理与智能化响应的新模式新形态,是港口转型升级的主要趋势。招商港口聚焦科技创新带动港口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构建智慧港口生态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紧扣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自主研发了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CTOS、港口综合服务平台ePort、智慧管理平台SMP等港口核心系统,参加交通部TOS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依托妈湾智慧港实施“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等一批科技示范项目,有效提升了港口的生产运营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生态承载能力。
二是加快科技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公司紧跟行业趋势,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及大模型能力,在码头生产作业计划调度、设备智能运维、智能办公、智能客服等场景中打造高价值智能体,降低岗位劳动工作强度,提升客户体验。
三是积极推动核心数智产品的海外推广。公司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升以招商芯CTOS为核心的智慧港口解决方案与软件产品市场竞争力,并致力推动核心数智产品向海外港口运营商的推广,实现数字产业化发展。2024年,公司旗下招商国科与意大利两个码头客户正式签署“招商芯”CTOS项目合同,继希腊塞萨洛尼基集装箱码头后再次在欧洲落地。
未来,招商港口将沿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两个方向继续推动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是持续提高在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供应链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度地进行延伸,加大科技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力度,力争实现港口管理系统、自动化码头系统、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是不断加强妈湾智慧港、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先进经验和技术创新加快复制到即将建设的大铲湾二期自动化码头、招商港口海外母港,乃至在更多的国内外港口进行推广应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