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4月16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华商基金近期对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翔楼新材 (华商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翔楼新材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安徽工厂轴承材料利润率略高于汽车,售价可能在1万元以上,单吨盈利预计高于汽车业务。板材替代棒材在汽车、轴承、机器人领域成为新发展方向,公司基于成功案例推进技术迭代合作。公司无年降要求,50%客户逐月调价,50%客户锁价模式,利润率较为稳定。汽车领域增量来自老客户和新客户,尤其在被动安全系统方面预计实现增量。公司在材料研究、模具技术、热处理及工艺方面具备优势,与冲压厂商合作生产柔轮半成品。板材冲压工艺难点包括产品尺寸和厚度限制、生产批量要求、模具成本高昂。安徽工厂下半年将有一部分产量用于轴承材料,设备工艺与汽车材料相似,只是机械设备上做了升级。舍弗勒的增量持续增长,2024年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25年增量趋势仍在延续。安徽工厂未来几年的研发费用可能会持续增长,因为轴承、机器人等领域许多新项目将放在安徽进行研发。若美国关税持续提高,公司可能暂停对美出口,但海外收入占公司整体比重不到1%,影响较小。公司关注其他领域,但布局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体量,材料也可应用于高铁、航空等领域,但因研发团队人数有限,目前尚未开发。公司提供的柔轮半成品可帮助客户省略前7道工序,但后续8道工序仍需客户自行完成。冲压工艺的优势在于降本增效和疲劳性能提升。公司核心优势在于长期积累的材料研发经验、强大客户群及丰富项目经验,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材料研究院不仅开发减速器材料,还在探索机器人领域的其他板块,目标是从单一零部件拓展至所有零部件。
2)东方钽业 (华商基金参与公司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2024年东方钽业实现营业收入12.81亿元,同比增长15.57%,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3.94%。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高温合金、半导体等领域产品增长明显。管理层调整已完成,经营战略未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较小,国内外销售比例分别为64%和36%。公司主要进口钽铌精矿,合理采购安全库存,降低矿石价格变动风险。2024年每10股派发红利1.32元,现金分红总额66,655,810.58元。未来将推进多个技术改造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看好高频通讯、智慧汽车、高算力AI芯片等领域的钽铌需求增长。2025年预计超高纯铌材、半导体用高纯钽材等市场需求回升。管理费用增加主要是加强人才引进、提高职工薪酬。募投项目已投入生产,火法项目大部分设备满负荷生产。消费电子市场弱复苏,高温合金、半导体靶材、超导市场需求增长。子公司东方超导生产低温超导用高纯超导铌材及铌超导腔,应用于大科学装置。公司具有品牌、技术、研发、营销网络、管理五大优势支撑持续发展。
华商基金成立于2005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377.18亿元,排名49/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1169.9亿元,排名43/210;管理公募基金数155只,排名46/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28人,排名47/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华商远见价值A,最新单位净值为0.54,近一年增长46.42%。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