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1日收盘,立讯精密(002475)报收于32.18元,较上周的35.42元下跌9.15%。本周,立讯精密4月11日盘中最高价报33.0元。4月9日盘中最低价报27.11元。本周无涨停收盘情况,共计1次跌停收盘。立讯精密当前最新总市值2332.21亿元,在消费电子板块市值排名2/87,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5/5143。
4月9日立讯精密现3笔大宗交易,机构净卖出860.4万元。4月7日立讯精密发生4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2700.24万元。
近日立讯精密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7.43万户,较3月20日减少8758.0户,减幅为3.09%。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2.56万股增加至2.64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108.02万元。
4月9日电话会议:一、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互动交流问:目前美国对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加征关税,这对公司有哪些影响,公司有哪些应对措施?答:公司会观察未来关税落地情况,相信客户会要求将这部分出口美国的产品移到相对关税比中国低的地方,这会带来一些挑战。
问:公司较大的海外客户目前有什么措施规划?答:很多企业和客户都在做沙盘推演。
问:关税之后需把一些成品移到关税较低地区,公司在印度、越南、墨西哥、巴西等地的产能规划后续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各个国家会做哪些产品,目前是否有规划?答:除非越南的关税比其他国家地区高很多,否则消费电子过去多年大部分在越南的产能再转移出去的可能性很小。
问:印度后面的扩产目标和产能规划是否与大客户有沟通,后续如何考虑这方面?答:整体来讲,基于目前公司既有产能合理利用的考虑,公司消费电子海外扩充计划会优先考虑东南亚。
问:增加的关税成本是否会由供应链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共同承担,若承担,比例大概是怎样的?答:一直以来,按照常规贸易规则,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
问: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格局是否会因关税发生改变,台系、美系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是否会受影响?答:我不认为格局会因此发生变化。
问:这次关税与 2018 年相比,在感受上有什么较大差异,具体在哪些方面有差异?答:现在是不确定性的关税政策,睡一觉起来可能就有加税情况,大家应以观望为主。
问:这一波加征关税是否会让客户希望在印度、墨西哥、巴西做产能规划?答:目前来看,越南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的大环境不会有太大变化。
问:从更广的角度判断,未来制造业流回到美国的可能性如何?答:各国为自身利益而提出制造业流目标很正常,但美国是否具备相关条件是较大的考量。
问:公司过往应对关税变动有哪些历史经验,对此次应对是否有帮助?答:无论未来有无增量,若关税差异达到客户不能接受的程度,转移压力是平均传导的,不是立讯一家面对。
问:排除越南和中国,如果客户需要在其他低关税地方建立产能,且公司已有厂,最快多久能完成产线并投产?答:应该1年到1年半。
问:韩系客户在美国市场受到的关税影响是否与大客户类似?大客户在申请豁免时是否更有优势? 若都不能豁免,向消费者转嫁成本时,大客户在美国本土相比韩系客户是否更有优势?答:从目前趋势看,制度上不存在身份的差别对待。
问:公司的组装或零部件业务在美国生产对比在亚洲生产,成本会高多少?答:没有测算过这个数字,很多东西是动态的,无法给出量化概念。
问:在短期应对关税冲击方面,公司与客户有哪些应对措施安排,如囤货、物流安排、未来排产量安排等?答:各行各业有销美国的企业和品牌都会把可预见的二季度或四月份的需求尽可能多先出货,这是正常现象。
问:目前客户是否对公司出货量变化做出指引,比如前备更多的产能或是前多久出货之类的?答:整个市场绝大部分有销美国业务的企业和品牌都有稍微往前准备,这是正常现象。
问:后续在原产地认定环节,是否会对多级物料进行穿透来认定原产地并加征关税?汽车和通信业务受关税影响程度如何,公司有无针对性措施?答:我们看到东南亚国家比如越南,在产地认定方面加强一些准备工作。
问:出口加税方式是否可以按照出口国附加值计算,而非终端整体报价?答:目前执行的是以出口单价来算。
问:公司是否会加大在新加坡等地区的布局?答:如果未来游戏规则按产地关税税率认定部分产品减免税标准,且新加坡关税明显低于其他地方,不排除在新加坡制造一部分模组。
问:越南目前政策是加征比较高的关税,是否符合您前面到的税差较多的情况,公司如何考虑新安排?答:我对越南取得比较宽松的条件有信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