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1日收盘,水晶光电(002273)报收于18.28元,较上周的20.65元下跌11.48%。本周,水晶光电4月7日盘中最高价报18.59元。4月9日盘中最低价报15.32元。本周无涨停收盘情况,共计1次跌停收盘。水晶光电当前最新总市值254.21亿元,在光学光电子板块市值排名6/93,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557/5143。
近日水晶光电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72万户,较12月31日增加2.57万户,增幅为25.31%。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1.37万股减少至1.09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25.03万元。
水晶光电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2.78亿元,同比上升23.67%;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上升71.57%;扣非净利润9.55亿元,同比上升82.84%;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5.68亿元,同比上升2.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上升3.6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20.64%;负债率19.66%,投资收益1422.22万元,财务费用-8619.24万元,毛利率31.09%。
4月10日业绩说明会,线上视频直播
问:现在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较强,公司战略上有没有调整?是否还会拥抱大客户?答:水晶是一家中国的企业,在这个宏观形势下,我们一定是跟着国家走,这是根本性原则。前面有提到关税对公司基本没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能会存在,但是手机这种消费电子产业链全球化供应链格局是不可改变的。过去我们提出的“全球化、技术型、开放合作”的战略指导方针不会因为关税政策产生任何动摇。对于大客户,过去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盈利,也对公司组织能力、运营能力提升给予了帮助,使得公司的企业竞争力也有很大的提升,这个提升是全方位的。未来大模型时代,我们相信这家公司以及全球其他优秀的龙头公司一定是值得我们去拥抱的。
问:公司厂房搬迁的计划会不会调整?答:目前生产基地的调整按部就班进行中,新加坡运营中心的建设我们也在做,公司始终坚持成长性思维,无论多复杂的形式我们都会沉着冷静应对。
问:请问公司波导的量产进度和客户验证情况?如果量产的话未来是否会搬到关税比较低的全球性区域?答:AR是公司的第三成长曲线,我们坚信 AR会是消费电子非常重要的分支,我们的投入是坚定不移的,并且希望未来水晶成为 AR时代的龙头企业。我们的业务布局也是立体的。在光机上,过去我们做过光机的代工,对光机有深刻的理解,现在在光机元器件上我们有产品布局;元器件的平移,手机上大量和2D、3D摄像传感有关的元器件,我们会坚定地平移到 AR眼镜上,并且我们极具优势和竞争力。尤其是 3D视觉,我们正在筹备 3D视觉在机器人视觉和 AR上的战略地位;关键的显示系统,做 AR眼镜时代显示的龙头企业,我们走得很坚定,并且一直以来和巨头共舞的,我们的技术、设计、量产都是和巨头互动的,公司的角色是在匹配设计的同时解决量产的问题,并且目前在反射光波导量产性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就。由于和客户有相关商业协定的限制我们不能透露具体的进展情况,但是目前在特殊工艺的解决和量产导入的进展上总体符合预期,我们坚信水晶是解决反射光波导量产难题的最主要的角色。对于量产线规划目前不排除搬出的可能性,但是当下研发的核心攻关还是在国内,搬出的前提是自动化能够提升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客观可行性、可操作性。
问:请问公司怎么看碳化硅刻蚀波导技术路径?答:从行业上来看目前是衍射光波导和反射光波导两条线路并行发展,技术在进步,材料在进步。碳化硅材质在高折射率上有优势,高折射率在大视场角有优势。目前碳化硅在材料降本上存在一定的挑战,但是我们相信中国企业在降本上的能力,材料成本不是最核心的因素,光学指标更加重要。碳化硅刻蚀方案不是目前成熟量产的半导体工艺能够做的,在技术工艺上也还要进一步成熟。反射光波导方案要解决量产性问题,满足高折射率条件下光胶的问题,两条技术路线各有不同的难点。在显示效果上,理论模型来看反射光波导还是具有优势。我们坚定地相信反射光波导是未来 AR眼镜最主流的技术,只要突破量产性问题,能够实现大规模、高效率、合理成本量产,我们有信心能够解决这个难题。
问:请问车载板块是否会随着海外客户的量产节奏改善?答:车载业务板块发展形势很好,行业增长态势很快,但是同时也非常内卷,尽管公司 AR-HUD出货量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价格下跌在毛利上还存在挑战。在客户结构上,公司在欧洲已经取得多个海外主流汽车品牌的定点,但是海外客户普遍定点转量产需要 3年左右时间,相信随着海外客户量产后,我们的盈利水平能够得到改善,因此还需要时间和耐心。另外我们也在和客户开发标准化、模块化的 AR-HUD产品,并且通过供应链管理进一步降低 AR-HUD的成本。在技术上我们也看到 AR-HUD在不断升级。公司切入 AR-HUD领域就是以光学系统解决方案为优势,客户也看中了公司的系统解决优势、技术品牌优势。我们通过TFT方案打开市场后,LCOS以及其他更加高端的 AR-HUD方案使得公司的技术优势充分体现。目前也已经有头部企业明确 AR-HUD将成为智能座舱的标配,走技术升级路线,公司作为技术优势的企业是优先受益的。另外激光雷达上车速度和标配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激光雷达可以有效弥补2D摄像头纯视觉方案的缺陷,在恶劣天气环境下精准识别周边环境,为安全驾驶兜底,在激光雷达上的客户布局我们也在加速。人形机器人对激光雷达也有很强需求,今年针对人形机器人的激光雷达视窗片等产品也会进入量产阶段。
问:请问公司棱镜业务在安卓端的展望?答:对成像质量的追求是所有手机客户的追求,棱镜是长焦技术的核心部件。安卓客户的棱镜目前以传统三角棱镜为主,24年公司在安卓棱镜市场的份额较 23年有所提升。长焦拍摄作为提升拍摄体验的重要手段,我们看好未来头部客户的渗透趋势,我们会力争提升份额的同时,嫁接技术工艺层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方案和盈利。今年在部分客户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推进进展。
问:今年公司涂布滤光片在大客户上实现了突破,请问公司在技术上如何实现的?怎么展望未来的份额提升情况?答:公司是做滤光片起家,大客户在这之前主要和海外公司合作,但是其镀膜绝大部分是公司为客户服务的。过去公司在国内安卓客户上积累了很多新技术的应用和经验,积累了我们的优势,并向大客户展示了极强的产品技术,在自动化导入、大规模生产管理系统等方面有我们的优势和先进性。并且相较海外友商,我们设定了合理的毛利,对客户来说是具有性价比的选择。对于未来的份额,我们相信二分天下有其一是能够期望的,涂布滤光片将是未来公司长久并且规模巨大的项目,为公司提供较好的盈利预期。
问:请问公司薄膜光学面板非手机业务落地情况?以及后续在海外的产能规划情况?答:薄膜光学面板在非手机上有很多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甚至涉及到类半导体的应用,为公司未来带来规模和盈利的想象空间。非手机的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将全部落在越南二期,预计今年年中将进入相对正式的量产,预计年底越南工厂进入正常的状态。越南工厂对公司降低风险、规避冲突、争取国际化布局有很好的缓冲作用。
问:请问公司四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的主要原因?答:消费电子行业出货的淡旺季还是比较明显,公司整体周期和行业周期保持一致,因此环比下降属于正常情况,四季度同比来看还是有明显提升。
问:今年公司毛利率提升显著,往后看公司怎么看毛利率走势?答:毛利率是一家公司市场关系、技术差异化价值的体现,技术型是公司的基础竞争力。公司的业绩增长已经切换为新品导向,新品的毛利率普遍有较好的空间,随着未来新品逐步落地,中长期看公司毛利率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问:请问公司 2024年微棱镜产品的价格和份额,以及公司怎么看其未来的走势?答:23-24年公司一直是微棱镜产品绝对的主力供应商,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在价格上由于良率爬坡,因此有正常的价格年降。微棱镜是实现长焦拍摄的核心元器件,未来与客户关于技术上的迭代升级将有持续多年的升级周期,短期以小升级为主。另外从供应链格局来看,公司在研发、量产、品控上的优势比较明显,我们将继续争取主力供应商地位,后续微棱镜业务的增长空间主要看其渗透率提升态势。
问:请问公司越南二期工厂的进展情况以及预期产值?答:公司越南二期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将进入量产。公司的海外布局和组装厂不同,我们的下游主要在大陆、越南,公司是光学元器件领域少有的在海外有工厂布局的企业,战略布局上走在前列。后续我们会根据客户情况和供应链逐级传递情况动态布局,在越南的布局我们是有前瞻性的,已经留了余量。
问:请问公司怎么看碳化硅材料,有没有可能在反射光波导中替代玻璃?答:我们认为必要性不是很大,波导的视场角需要和光机相匹配,如果光机和波导的视场角不匹配,大视场角反而拉低了图像的清晰度。折射率并不是考虑材料或者方案的唯一选项,漏光、彩虹纹、色彩均匀性、能耗等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