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中联重科(000157)发布2024年年报,该份财报由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给出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并对财报中的关键审计项目说明如下:
1. 产品销售收入确认
项目内容
- 收入来源:中联重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境内外销售工程机械设备及农业机械设备产品。
- 收入确认时点:
- 对于境内客户:以产品向客户发出并由客户签收时确认收入。
- 对于境外客户:在合同约定的控制权转移时点或参考《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相关规定,根据不同贸易条款取得出口提单、物流接收单等支持性文件后确认收入。
- 收入占比:2024年,中联重科约99%的收入来源于产品销售。
- 风险提示:收入是中联重科的关键业绩指标之一,存在管理层为了达到特定目标或预期而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的风险。
审计应对
- 了解和评价与产品销售收入确认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 选取销售合同,识别履约义务以及与收货和退货权有关的条款和条件,评价中联重科产品销售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 在抽样的基础上,选取本年记录的产品销售收入,核对至销售合同或订单及其他适用的支持性文件(如签收单、出口提单或物流接收单等),以评价相关收入是否按照中联重科的收入确认会计政策予以确认。
- 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记录的产品销售收入交易,在抽样的基础上,核对至销售合同或订单及其他适用的支持性文件(如签收单、出口提单或物流接收单等),以评价相关收入是否记录在恰当的会计期间。
- 选取本年度符合特定风险标准的收入会计分录,检查相关支持性文件。
2.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项目内容
- 应收款项构成:包括应收账款和长期应收款(含一年以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
- 应收款项金额: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联重科的应收账款原值为人民币288.74亿元,长期应收款(含一年以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原值为人民币146.14亿元,坏账准备分别为人民币43.66亿元和人民币7.13亿元。
- 坏账准备方法:中联重科对客户群体进行分组,并基于每类应收账款的预期损失率计量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预期损失率考虑应收账款账龄、中联重科不同信用风险特征客户的回收历史、当前市场情况、客户特定情况和前瞻性信息。
审计应对
- 了解和评价与计提坏账准备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 评价中联重科估计坏账准备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 从应收款项账龄报告中选取项目,核对至产品交接单、销售发票及其他相关支持性文件,以评价应收款项账龄报告中的账龄区间划分的准确性。
- 了解管理层就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可回收性的判断基础,在抽样的基础上,选取项目检查债务人的公开信息、涉诉情况、应收款项账龄等管理层用以估计坏账准备的支持性信息或文件,以评价管理层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所作出的判断是否合理。
- 了解管理层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中采用的关键参数及假设,包括管理层基于客户信用风险特征对应收款项是否进行分组的判断、以及管理层预期损失率中包含的历史损失数据等参数及假设。
- 检查管理层用于做出估计的信息,包括检查历史损失数据的准确性,评价管理层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率时是否已考虑并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及前瞻性信息对历史损失率进行调整。
- 基于中联重科信用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于2024年12月31日的坏账准备。
3. 商誉和使用年限不确定的商标权的潜在减值
项目内容
- 商誉构成:中联重科于历史期间收购多家企业,累计形成商誉原值人民币27.88亿元,减值准备余额人民币1.71亿元。
- 商标权构成:收购识别使用年限不确定的商标权人民币11.98亿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 减值测试方法:管理层每年对商誉和使用年限不确定的商标权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审计应对
- 了解和评价中联重科与商誉和使用年限不确定的商标权减值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 评价管理层对资产组的识别和将资产分配至资产组的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 利用毕马威估值专家的工作,评价管理层及外部评估师确定商誉及使用年限不确定的商标权的可收回金额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 评价管理层聘请的评估商誉和使用年限不确定的商标权减值的外部评估师的胜任能力、专业素质和客观性。
- 针对管理层使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定的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 基于我们对中联重科所处行业的了解、经验和知识,综合考虑相关资产组的历史情况、经董事会批准的财务预算和行业研究数据、参考产品售价及钢材和人工的预计成本趋势等,评价管理层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使用的关键假设的合理性。
- 利用毕马威估值专家的工作,评价管理层及其外部评估师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方法的适当性及折现率的合理性。
- 对管理层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采用的关键假设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价关键假设的变化对减值评估结论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管理层偏向的迹象。
- 针对管理层使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 获取上市公司股价并与管理层在计算资产组公允价值时所使用的上市公司股价进行比较。
- 利用毕马威估值专家的工作,通过对标的可比公司或资本市场交易,评价其调整(如有)的合理性。
- 评价管理层估计预计处置费用中关键假设的合理性。
- 重新计算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并评价管理层计算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后的净额是否准确。
- 评价财务报表中对商誉和使用年限不确定的商标权的减值以及所采用的关键假设的披露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