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顺丰控股(06936.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4年公司坚持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的业务增长,集团总营业收入达成人民币2,844.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0.07%(若不含丰网业务,同比增长10.35%)。本集团2024年营业成本为人民币2,455.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8.75%,与报告期的营业收入增长趋势相一致。其中,物流及货运代理业务营业成本为人民币2,386.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8.68%。主要由以下3大成本项变动影响:人工成本为人民币1,121.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9.08%,主要由于公司一贯重视收派小哥及其他一线员工的薪酬竞争力,并推出丰富的激励机制促进小哥积极开拓业务,业务量增长带动员工报酬进一步增加。运力成本为人民币932.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2.50%,主要由于公司国际货运及代理业务实现较快增长,以及国内速运物流业务规模扩大,相应的运力资源投入增加。其他经营成本为人民币332.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84%,主要包括折旧及摊销费用、使用权资产折旧费、场地使用费、税金及附加等。公司推进中转枢纽的聚合建设,持续投入自动化分拣及智能仓储设备等,充分发挥场地效益及提升经营效率,使得其他经营成本较上年略有下降。
业务展望:
行业化策略:为实现于各行业物流份额的快速扩张,公司将通过组织升级、打法迭代和能力提升三大举措推动战略落地。组织升级方面,成立行业经营部强化组织能力,各地区结合区域特色具体规划并实施发展路径。打法迭代方面,锁定重点行业客户深耕场景,聚焦核心场景提升能力,迭代套餐并加速于中腰部客群推广,实现策略多维升级。能力提升方面,强化仓储能力及灵活资源储备,升级运营保障,定向培养行业人才,全面提升竞争力。时效快递策略:将顺丰特快真正打造为公司高端时效服务的‘灯塔’产品,通过增加高铁和航空即日达线路的排布,加密顺丰特快的即日达网络覆盖。加强对优质散航资源的卡位,扩大销售队伍并加强激励力度,同时持续提升操作能力和资质,扩大可空运的货品范围,进一步做大航空大件业务规模。持续深化渠道渗透,匹配差异化资源投入与模式转变,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加大对3-5线城市网络布局投入,结合灵活的外部合作模式,加快对下沉市场的能力建设和业务份额争夺。经济快递策略:公司将持续推进经济快递产品的结构化降本,从操作流程、运营环节、末端收派模式上进行创新和突破,通过成本节降并结合激活经营机制,激发前线业务开拓积极性与竞争力,挖掘更多下沉市场新增量,抢夺经济快递市场份额。快运策略:在B2B生产场景,公司将扩大销售团队并强化客情维护,利用激励机制牵引各环节形成合力,促进商机挖掘与转化;同时拉直线路、优化集散模式、加大散航资源利用等,提升工业大件服务时效和定价竞争力。在B2C生活场景,通过构建仓配一体能力,优化干线与末端配送模式,完善送装及逆向退货、旧物回收物流服务,提升服务交付水平;整体上通过提升服务深度和性价比,增强在B2C市场的竞争力。冷运及医药策略:生鲜寄递方面,从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设计专属包装、科技助力增效降本、投入自动化设备、直播赋能扩大营销等多个维度全面赋能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助力公司生鲜寄递业务增长。食品冷运方面,将重点聚焦仓配一体、大件、B2C配送、门店配送和跨境冷链五大场景。医药物流方面,在精准温控领域持续构建合规、精益、专业的服务底盘,对标同行持续调优内部资源及成本,做大业务规模;在仓储领域创新拓展多种模式的灵活仓网资源,包括外部合作仓、仓储代运营等,开拓医药仓配业务。同城即时配送策略:坚持‘高质量健康增长’的经营目标,拥抱流量多极化、本地零售发展、同城物流提速等市场趋势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持续渗透的市场机遇,持续做大规模、做全场景、做好服务、做实网络。同时,努力拓展实时履约的服务边界,加强无人化和智能化等技术革新的应用,携手更多合作伙伴,为新消费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更好地实现‘让更多人享受零距离美好生活’的使命。供应链及国际策略:紧抓中国企业出海机遇,积极发力跨境供应链及跨境电商领域,强化全环节端到端的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国际快递、海外仓及仓配一体的竞争力。在亚洲区域,围绕各国优势产业与中企出海重点行业,加强跨境及海外本土的自营资源及能力建设,从客户需求出发大力拓展定制化供应链业务,推动更多海外供应链项目落地实施。在欧美区域,以跨境电商业务为核心,完善海外仓布局及外部合作供应商资源池,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从而以更丰富灵活的模式满足客户对服务及性价比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服务竞争力。网络建设策略:公司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通过‘重构网络、精简节点、做精环节、丰富模式’等精益运营举措,继续深化网络端到端资源效益,推动单位营运成本不断下降,从而转化为前端业务竞争力。中转环节,将持续推进中转场聚合建设,集约化以提升规模效益;新增建设无人化容器转运中心以满足跨经济圈之间的快件流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化中转场自主经营,并通过设备工艺突破、工序精进及管理优化,充分扩展中转场功能和提升中转效益。运输环节,将持续改进转运模式与线路规划,增加直发线路,提高城市间连通率,并投用更多大型车辆;结合策略性增开线路及增强空舱资源销售,提高往返组合型线路占比,并强化自营车队投运;同时,深化鄂州枢纽陆网转运模式推广,实现由南向北流向的快件聚量发运,并最终实现陆网效率提升和结构性降本。末端环节,通过用工模式优化、投入智能工具设备、深化中转场与终端收派区域之间直发等模式变革,持续简化网点操作以实现降本;同时从增收、提效、减负、公平、认可、温度、发展等七个维度提升小哥幸福感,以小哥满意并带来优质服务从而让客户更满意。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