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药明巨诺-B(02126.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概览
本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独立的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自于2016年成立以来,我们建立了一个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开发的一体化平台以及一条涵盖血液恶性肿瘤、实体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品管线。我们致力于为中国及其他地区患者带来突破性、优质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及治愈希望,引领中国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我们是中国细胞免疫疗法领域的先行者。细胞免疫疗法(包括CAR-T细胞疗法)是利用人体免疫细胞抗癌的创新疗法,代表癌症治疗转变的领域。我们的首个产品倍诺达是我们在Juno(一家百时美施贵宝的公司)的CAR-T细胞工艺平台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的一款靶向CD19的自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倍诺达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三项适应症,包括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的r/rLBCL成人患者,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于24个月内复发的r/rFL成人患者,以及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的r/rMCL成人患者(包括BTKi)。倍诺达是中国首个获批为1类生物制品的CAR-T产品,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款同时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并获授优先审批及突破性疗法认定的CAR-T产品。
2024年,CAR-T产品在中国的销售较2023年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由于对可使用CAR-T疗法进行有效治疗的需求仍未被满足,中国CAR-T治疗市场预期直到2030年将实现强劲增长。鉴于我们的靶向CD19的CAR-T产品具备同类最佳潜力、涵盖血液癌症、实体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健全且差异化的细胞治疗产品管线、完全一体化的细胞疗法开发平台、领先的商业化生产基地及供应链、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以及本公司股东(「股东」)全力的支持,我们认为我们在该增长市场处于有利位置。2024年,我们在开发倍诺达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推进我们用于治疗实体瘤的产品开发,并将relma-cel作为SLE(一种在中国广泛流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
商业化
尽管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倍诺达的销售与2023年相比仍基本保持稳定。
2024年下半年,我们的商业团队在人员与架构方面均进行了调整。目前,我们已建立强劲的商业团队,负责倍诺达在中国的商业化。我们的商业团队具备强大的商业化能力,涵盖销售团队、市场团队、市场准入及创新支付团队以及CAR-T顾问团队。
为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我们对各医院进行了培训,帮助医生及护士全面了解倍诺达及从处方到回输的整个过程。此外,我们对医院进行了系统评估,以确保CAR-T产品的管理符合我们的标准。
为减轻患者负担,我们利用中国多层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将倍诺达列入更多地方政府的补充医疗保险计划及健康保险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倍诺达已被列入超过80个商业保险产品及102个地方政府的补充医疗保险计划。我们将继续拓宽商业保险范围并探索更多的创新支付解决方案,以减轻合资格接受倍诺达治疗的患者的负担。
我们在实施于2020年所制定降低制造成本的战略方面取得了进一步进展,其中包括:(i)近期(1–2年)—实施优化原材料使用的技术与程序,大幅降低成本;(ii)中期(2–3年)—以国内原材料替代进口原材料,进一步降低成本;及(iii)长期(3–5年)—实施改善流程及提高关键材料利用率的新技术,从而进一步降低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且有可能缩短生产周期。我们已于2022年成功完成近期的成本削减计划,并于2022年开始执行中期成本削减计划,使我们能够从国内供应商采购重要原材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已经开始从国内供应商采购关键原材料,日后打算从国内供应商采购更多原材料。我们不断优化生产业务以提升效率,并继续探索改善流程的新技术或新流程平台。
我们继续与医疗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合作,以建立CAR-T疗法的最佳实践及行业标准,并加强CAR-T疗法的管理及监测流程,以改善患者的疗效。鉴于倍诺达显著的疗效、r/rNHL患者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较高及多层级医疗保障体系在中国的覆盖范围扩大,以及我们的策略及强大的商业化能力,我们有信心倍诺达将在中长期内惠及更多患者。
我们的产品管线
我们建立了健全且差异化的细胞免疫疗法产品管线,我们风险平衡的业务模式已在血液癌症细胞疗法领域展现明显优势,并有机会扩展至新兴的实体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细胞治疗领域。我们的产品管线兼具已经验证有效的靶点及新型肿瘤抗原的候选产品。2024年,我们在开发倍诺达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扩大了治疗实体瘤的产品组合,并将relma-cel发展成为SLE(一种普遍的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疗法。血液恶性肿瘤方面,国家药监局已于2024年初受理我们有关倍诺达治疗r/rMCL成人患者的补充新药申请。此前,国家药监局已就该适应症授予倍诺达突破性疗法认定及优先审批。于2024年8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倍诺达的补充新药申请,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的r/rMCL成人患者(包括BTKi)。此外,于2024年,我们完成2LLBCL倍诺达二线治疗的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实体瘤方面,我们就针对MAGE-A4及DLL3的细胞治疗产品开始临床开发。此外,于2024年,我们启动了relma-cel用于治疗中度或重度活动性SLE患者的IND研究,将我们的潜在范围扩展至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我们认为,通过开发此类疗法,本公司或能在极具前景的市场中获得先发优势。
我们亦开发其他管线产品,并已进入临床阶段。JWCAR201是针对B细胞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设计的一种双重靶向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于2024年上半年,我们已宣布开展有关JWCAR201的IIT,并于整个2024年继续招募患者。我们还持续开发relma-cel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并探索其更多临床潜力。
下表概括了我们拟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产品及候选产品目前的研发状态:
JWCAR029/CD19SLE(cid:1048)(cid:11546)(cid:10342)(cid:1450)(cid:28573)(cid:3034)(cid:2196)(cid:28573)(cid:2219)(cid:26044)*
(cid:2584)(cid:2799)(cid:1202)(cid:18511)
缩写:LBCL=大B细胞淋巴瘤;FL=滤泡性淋巴瘤;MCL=套细胞淋巴瘤;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M=多发性骨髓瘤;NHL=非霍奇金淋巴瘤;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分别指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
1.Relma-cel以与Juno的产品lisocabtagenemaraleucel(Breyanzi或lisocabtagene或liso-cel)相同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结构体为基础,于2021年2月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
2.JWCAR129以与Juno的产品orvacabtageneautoleucel(orva-cel)相同的CAR结构体为基础。
3.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产生自身抗体及异常的B淋巴细胞功能。
血液恶性肿瘤
我们的核心候选产品—倍诺达®(relma-cel,研发代码:JWCAR029)
我们的领先产品倍诺达有望成为具有卓越疗效和安全性的CAR-T疗法。其针对一种名为CD19的抗原,该抗原在多类血液癌症中有广泛表达。淋巴瘤是涉及免疫系统淋巴细胞的血液学癌症,LBCL及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别,影响免疫系统内的B细胞。除了将倍诺达开发作为LBCL、r/rFL及r/rMCL的三线治疗外,我们亦开发relma-cel作为LBCL的一线及二线治疗,以探索倍诺达的更多临床潜力。
倍诺达以我们为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自Juno引进的CAR结构体为基础。以相同CAR结构体为基础的Juno产品(「Breyanzi」或「lisocabtagene」或「liso-cel」)的生物药物上市许可申请于2021年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三线LBCL,并于2022年6月批准用于治疗一线疗法后12个月内复发的二线LBCL。
三线LBCL
于2021年9月1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倍诺达的新药申请,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的r/rLBCL成人患者。倍诺达是中国首个按1类生物制品获批的CAR-T产品及全球第六个获批的CAR-T产品。
由于具备卓越安全性及有竞争力的药效,倍诺达有望成为同类最佳的CAR-T细胞疗法。倍诺达在作为LBCL三线治疗的II期注册临床试验中已证实其疗效,其中最佳客观缓解率(「ORR」)为77.6%,最佳完全缓解率(「CRR」)为53.5%。在同一试验中,5.1%的患者产生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sCRS」),3.4%的患者产生严重神经毒性(「sNT」),且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此外,两年后总生存期(「OS」)比率为69.3%,四年后比率为66.7%,并无新的安全信号。我们于2023年12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举行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报告两年的随访结果。我们亦于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报告四年的随访结果。
2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分别指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
二线LBCL
我们于2023年1月就倍诺达作为不符合移植条件的r/rLBCL患者的二线治疗提交新IND申请。该设计与评估Breyanzi的初步研究相似,美国FDA已基于其初步研究批准Breyanzi作为不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的二线治疗。于2023年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我们的IND申请。我们于2023年11月入组该试验的第一名患者,并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患者入组。国家药监局已就该适应症授予倍诺达突破性疗法认定,研究的主要终点已达成,我们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提交新药申请。
一线LBCL
于2023年3月,我们宣布启动倍诺达作为高危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的IIT,并完成首例患者回输。近期的报告表明,靶向CD19的CAR-T疗法可能有益于对早期一线疗法没有完全缓解的个体。因此,鉴于倍诺达迄今为止严重毒性的频率较低,我们预计继续为I期IIT招募一线LBCL患者。在计划研究中,接受两个周期的R-CHOP传统一线治疗后并未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将入组并接受100百万细胞剂量的倍诺达单次回输。
该等试验数据倘有利,则可用于设计及进行针对未接受过化疗的LBCL患者的扩展I期试验,或在一线LBCL中进行更大规模的注册试验,类似于在一线环境中描述的初始IIT方法。试验正在进行中,我们拟继续入组患者以建立主要安全性及疗效,我们目前预期于2024年下半年报告该等试验数据。患者入组已于2024年完成。我们拟继续跟进,以建立主要安全性及疗效。
三线FL
国家药监局于2020年9月向我们授予倍诺达作为成人患者的r/rFL三线治疗的突破性疗法认定,于2022年2月受理我们的补充新药申请,并于2022年10月批准我们的补充新药申请。倍诺达因此成为中国首个获批准用于治疗r/rFL的CAR-T产品。
3R-CHOP是一种治疗NHL的抗癌药物组合,包括利妥昔单抗、环磷醯胺、蒽环类药物、长春新碱及皮质类固醇。
国家药监局就与倍诺达作为成人患者的r/rFL三线治疗有关的补充新药申请授出批准,乃基于一项将倍诺达用于治疗r/r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国成人患者的单臂、多中心、关键性临床研究(「RELIANCE」研究)B队列的6个月随访结果。该研究3个月随访结果已发布于2021年12月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RELIANCE研究B队列结果显示,倍诺达在治疗r/rFL中展现了极高且持续的疾病缓解率(三个月时ORR=100.0%,CRR=85.2%;六个月时ORR=92.6%,CRR=77.8%)以及可控的CAR-T治疗相关毒性。
2022年12月,我们于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报告这项有关倍诺达在中国治疗r/rFL成年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之关键II期RELIANCE研究的B队列临床反应。数据截止时(2021年12月17日),基于已接受倍诺达治疗的28例受试者的中位随访11.7个月的结果,倍诺达展现了良好的临床反应,实现了较高的CRR和ORR(最佳ORR及最佳CRR分别为100.0%和92.6%),且安全性良好—只有一名患者经历了3级或以上的NT,并无患者经历3级或以上的CRS。我们正在继续进行RELIANCE研究,我们目前计划于2025年发布两年的随访数据。
r/rMCL
我们已于中国完成一项注册试验的入组,评估倍诺达用于治疗已接受过化疗、靶向CD-20单克隆抗体药物及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的MCL患者的疗效。这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II期开放、单臂、多中心研究,旨在评价倍诺达治疗r/rMCL成年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项研究已入组共59例至少接受过CD-20靶向药物、蒽环类药物或苯达莫司汀及BTKi药物在内的经过二线或以上治疗后失败的r/rMCL患者。我们计划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监测。于2024年8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倍诺达的补充新药申请,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的r/rMCL成人患者(包括BTKi),而倍诺达成为中国首个获批准治疗r/rMCL患者的细胞治疗产品。于2022年4月,国家药监局因此授予倍诺达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于2023年12月授予优先审批。
在2023年12月举行的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我们报告了倍诺达作为MCL疗法的研究初步安全性及疗效数据。于2023年10月25日数据截止时,合共59名参与者已接受倍诺达治疗。倍诺达展现卓越的临床反应,达到高CRR及ORR(三个月最佳ORR为81.36%、三个月最佳CRR为67.80%)。安全性评估显示,在接受倍诺达治疗的59名参与者中,严重(≥3级)CRS的发生率为6.78%及严重(≥3级)NT的发生率为6.78%。
自身免疫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产生自身抗体及异常的B淋巴细胞功能。中国内地SLE的发病率约为30/100,000或约270,000例患者—每年,40%的SLE患者在第一年出现器官损害,50%的患者在发病后五年内出现不可逆的器官损害。目前的治疗标准既不有效亦不安全,反映有庞大且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B细胞耗竭疗法(「BCDT」)现已成为主要的新型SLE靶向候选疗法之一。
CD19在从前B细胞到浆细胞的所有分化阶段均有广泛表达。因此,靶向CD19的CAR-T细胞可以靶向并消耗直接负责产生自身抗体的B细胞或浆细胞。与抗体相比,CAR-T细胞疗法可以随著时间的推移保持效力并迅速导致持久缓解。我们预计在目标环境中,至少有15,000名患者符合CAR-T条件,且治疗意愿高。
我们于2023年4月就relma-cel作为SLE疗法有关的IND申请取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以评估relma-cel在中国中度或重度活动性SLE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于2024年底前完成患者入组。我们在IIT/IND研究中已成功为SLE患者制造CAR-T细胞,并观察到良好的安全性、临床症状的显著改善以及B细胞完全耗竭。
我们认为,本公司可通过开发此疗法在中国SLE疗法前景广阔的市场中获得先发或早发优势。
4ReesF、DohertyM、GraingeMJ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球发病率及流行率:流行病学研究的系统回顾》(TheWorldwideIncidenceandPrevalence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ASystematicReviewofEpidemiologicalStudies)。风湿病学。2017年;56(11):1945年-1961年。应用30例╱100,000,假设2017年中国成年人口为900百万人。
实体瘤
下表概括了我们拟用于治疗实体瘤的候选产品目前的研发状态:
缩写:HCC=肝细胞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AFP=甲胎蛋白;GPC3=磷脂醯肌醇蛋白聚糖-3;r/r=复发或难治;HAS=胃肝样腺癌;MAGE-A4=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4;DLL3=Delta样配体3。
*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分别指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
1.JWATM204正在中国进行研究者发起的I期试验。与JWATM203及JWATM204相同的CAR结构的优瑞科的产品,目前由优瑞科在美国根据IND申请进行I/II期试验。于2021年11月,FDA授予优瑞科的JWATM203的对应产品用于治疗儿童患者肝母细胞瘤(「HB」)及肝细胞癌(「HCC」)的对应快速通道评审认定,以及用于治疗HB的「罕见儿童疾病资格认定」。于2022年2月,FDA授予优瑞科的JWATM203及JWATM204的对应产品孤儿药资格认定。
2.使用Lyell技术开发中。
JWTCR001
JWTCR001是针对MAGE-A4的特定细胞疗法产品(包括与MAGE-A4结合的工程TCR的任何突变、片段、变型或衍生物)。MAGE-A4为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膀胱癌、头颈癌、胃食管癌及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的高频抗原,因此为TCR-T疗法的理想靶点适应症。我们已采用Regeneron开发的CTBR12TGF-beta(「FLIP」)受体技术,这可能会提高疗效。早期临床试验之前已表明针对MAGE-A4的TCR-T细胞疗法可以对治疗表达MAGE-A4的实体瘤具有临床疗效。用于治疗滑膜肉瘤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于2024年1月31日获美国FDA接纳,并已获授优先审批。
2022年10月,我们与2seventybio建立战略联盟,就肿瘤学适应症开发及商业化针对MAGE-A4的细胞疗法产品(包括与MAGE-A4结合的工程元素的任何突变、片段、变型或衍生物)。2seventybio的肿瘤及自身免疫研发项目于2024年被Regeneron收购,而该收购对我们的合作进展并无任何影响。协议著重于Regeneron掌握的技术及专有知识,亦包括根据可治疗的患者群体及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在大中华开发及商业化产品的未来前景。在Regeneron的支持下,我们认为,本公司可通过开发此疗法在前景广阔的市场中获得先发或早发优势。我们已建立针对MAGE-A4的产品制造流程,预期启动IIT,我们已于2024年第一季度启动该IIT的患者入组。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上市规则」)第18A.05条规定的警告声明:我们无法保证能成功开发或最终推出符合国家药监局目前批准的标签以外的适应症的倍诺达,或成功开发或最终实现其他管线产品上市。本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于买卖本公司股份时请审慎行事。
5据欧洲肿瘤内科学会(2022年)所报导的Adaptimmune公司的Surpass及Spearhead试验。
开发及临床前研究
我们的早期研究及开发的焦点是,凭借已设立的基础设施及专业知识,专注于研发创新管线产品。随著个性化靶向CD19的CAR产品于中国成功注册及商业化,我们已建立有效框架,用于收集、制造及向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自体CAR疗法。在此成功的基础上,早期研究旨在进一步利用此框架,开发具有增强功能的新自体产品并将其商业化扩展至国际市场,而不受区域限制。随著全球商业化的展望,我们拟以价值最大化的方式开发我们的新管线产品。
我们的新管线产品将主要侧重于解决血液癌症、实体瘤及自身免疫疾病未被满足的需求,旨在克服此领域的主要挑战及限制。在通过早期研究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我们亦投入大量精力,通过工艺改进及加入其他元件,加强我们现有的产品管线。这些产品将加入内部设计的其他「修饰」元件,以增强CAR疗法的抗癌功能。通过将这些修饰元件与CAR产品相结合,我们旨在延长患者的疗效持续时间,降低其对肿瘤产生的抑制信号的反应,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所有该等新产品都将受益于我们内部开发的下一代生产工艺方法,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加速制造,降低成本并保持产品处于最佳状态。
我们的内部开发的首批产品之一将是针对B细胞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设计的一种双重靶向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通过结合双靶向,该产品有望具有更广泛的有效性,增加信号阈值,并大大减少血液癌症中常见因抗原下调或丧失而复发的风险。此外,我们计划为该产品配备增强型修饰元件,以提高性能并保护其免受肿瘤防御系统产生的抑制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工艺技术将用于制造该产品,力求提供更有效、快速及具成本效益的疗法。用于自身免疫疾病的CAR产品于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临床,而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的增强型CAR产品目前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临床。上述两种产品均为中国国内外的商业化而设计。
此外,我们正在开发两种用于实体瘤适应症的新型CAR产品。上述两种产品均为全球商业化而设计,预计将于2025年交付临床。上述两种产品均配备增强型修饰元件,并利用我们的下一代细胞工艺,旨在提高产品效力及减少制造成本和时间。
下图概括了我们潜在新产品目前的研发状态︰
最后,我们正在探索创新方法,以简化生产过程。我们正在研究涉及基因组编辑及现有的CAR产品用于各种适应症的非病毒方法的可行性。这些方法可能会加快向患者提供疗法的速度,并减少整体生产成本。
生产制造
于2020年6月,我们于苏州新建的商业化生产基地自江苏省有关部门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该基地占地约10,000平方米,按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及品质管理系统(「QMS」)标准进行商业及临床制造。
按照目前监管的批准文件,我们可满足商业及临床供应方面的生产需求,并已保持自进行LBCL注册临床试验以来的98%高生产成功率。首次推出产品后,在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我们已获得多项批准用以扩大产能。
作为一种关键材料,慢病毒载体的可持续供应对顺利生产及供应最终产品至关重要。我们不断投入资源建立自主开发及生产载体的能力。我们已开发平台工艺,并成功制造载体以支持临床项目。此外,我们正在建立商业化产品的载体生产能力。
业务展望:
我们的愿景是成为细胞免疫治疗的创新领先者,我们计划专注于以下策略以实现该愿景:
继续推动倍诺达的全面商业化。
通过倍诺达的早期治疗和其他适应症的持续开发以及进一步扩展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开发,巩固我们在血液学领域的领导地位。
利用我们的综合细胞治疗平台扩展实体瘤市场。
通过创新及规模效益持续提升我们的生产能力及实施成本削减计划。
通过授权许可机会、伙伴合作与选择性收购以及内部研发促进我们的业务增长。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