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中国中铁(00390.HK)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03 14:18: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国中铁(00390.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国资委工作要求,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央企担当,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进「高质量中铁」建设行稳致远。
      服务国家战略彰显新担当。一年来,我们投身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建设,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对外合作,参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世界隧道大会等主场外交活动,高质量建成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等重点工程;全球首台大直径会「爬陡坡」的隧道掘进机、世界首台硬岩泥水平衡顶盾机、2,000吨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等一批「国之重器」交付使用,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贡献中国中铁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一年来,我们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优化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推进董事会结构多元化建设和监事会改革,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健全,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战新产业,推进战新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所属6家企业获国资委「科改」「双百」行动考核标杆或优秀成绩;纵深推进大商务管理暨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全员创效、全要素创效、全过程创效」价值理念在全公司基本形成,「法治中铁、合规中铁」全流程风险防控屏障全面建立。
      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业绩。一年来,我们集中精锐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突破复杂海域环境下桥梁施工平台及超大直径钻孔关键技术,北斗时空赋能数字化施工融合示范应用任务有序推进,开展海底超深隧道、深地人居环境等首批次5项未来产业课题研究,7项工程入选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排名建筑央企第一;加强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强化科技创新顶格支持,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扎实推动管理创新创效,12项管理创新成果获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履行社会责任展现新作为。一年来,公司聚焦节能减排,深度参与各地湿地修复、废弃矿山修复、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工程,10项工程获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施工技术竞赛一等奖,成功获批国资委「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原创技术策源地」,「盾构渣土高效化处理技术」纳入国家2024版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定点帮扶;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奋战湖南华容县洞庭湖决堤、陕西柞水高速公路桥梁垮塌、西藏定日县地震等救援抢险一线,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到国务院领导,国资委、应急管理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2025年,公司将锚定「效益提升、价值创造」主线,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努力走在前、作示范,全面加快「高质量中铁」建设,全力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业务展望:

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品质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跨周期调节」的主力军,在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规划发展机遇看,随著《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关于财政支援「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关于做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的相继发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品质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两重」建设、「三大工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新能源、生态环保、高标准农田、国家骨干水网、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持续推进,为基建行业未来稳健向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资金支援力度看,国家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置于首位,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等方式,加大财政支出强度;2025年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资金支援力度明显加大。从行业创新升级看,「十四五」时期,传统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保持高位运行,高原铁路、成渝中线高速铁路、引江补汉等重大工程有序推进;「新基建」持续发力,人工智慧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发展空间广阔;国家明确提出要积极运用数位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预计建筑业发展将逐步由投资、劳动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筑业与先进位造技术、资讯技术、节能技术、人工智慧技术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深化,建筑工业化、数位化、智能化升级步伐加快,将进一步推动建筑业走向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
      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中国中铁聚焦历史使命和主责主业,以推动高品质发展为主题,以推动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八个必须」为战略导向,推进实施「123456」发展策略,坚持实现由债务驱动发展向积累和创新驱动发展转化,从传统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转化的「两个转化」增长方式,致力成为铁肩担当型大国重器、基建领军型开路先锋、绿色发展型产业链长、品牌影响型跨国公司、社会尊重型现代企业的新时代「五型中铁」,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将中国中铁初步建成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型建筑产业集团。
      「十四五」期间,中国中铁著力提升在全球、国内、行业的首位度,著力提升各业务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上的协同度,做强设计咨询、工程建造、装备制造三大核心业务,赶超世界一流水准;做优特色地产、资产经营两大重点业务,打造国内一流品牌;做专资源利用、金融物贸两大支援业务,建设行业一流平台;做大相关新兴业务,塑造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中铁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4.2.9经营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本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实施「123456」工作策略,锚定「效益提升、价值创造」主线,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强党建、正风气、严管理」总要求,聚焦「增现金、降负债、控风险」目标任务,抓改革、谋创新、优结构、保稳定,不断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在推进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努力走在前、作示范,全面加快「高品质中铁」建设,全力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5年本集团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1,320亿元,营业成本(含利息支出)约10,211亿元,四项费用约625亿元,预计新签合同额约28,000亿元。本集团将根据市场变化和计划执行情况适时调整经营计划。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中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