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金杯汽车(600609)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03 11:13: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金杯汽车(600609)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是金杯股份成立40周年。报告期,公司上下紧扣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主线,加快构建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全力拓增量、提规模、抓改革、强管理、增效益,全年运行保持平稳,整体发展态势向好,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6亿元,同比下降15.05%;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214.06%,基本每股收益0.29元。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6.43亿元,比年初下降9.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95亿元,比年初增长31.79%。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55.28%,比年初下降11.07个百分点。

    (二)主营业务多点开花

    报告期,着力巩固深化宝马合作,以NCAR-A,G58、G68中期改款等项目为主导,积极推进获得宝马新订单,成功获得宝马座椅、内饰等新业务。报告期:金杯李尔的G68项目顺利投产,满足客户关键绩效指标,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树立宝马豪华座椅投产新标杆;F78项目完成生产线规划,通过客户PZS审核。金杯延锋G68门板/仪表板项目顺利爬坡投产;G48门板、F78仪表板、NA6仪表板、G78仪表板、NA8/0仪表板等项目完成前期开发工作。着力拓展外部市场,成立非宝马市场开发专班,在多家主机厂零部件配套业务上实现了突破。着力拓宽业务领域,销售板块轻重卡品牌产品辽宁省销量第一,新能源微卡品牌产品销量远超预期。零部件物流业务实现增量突破。

    (三)产业链条拓展延伸

    本着聚焦零部件主业,整合公司资源优势原则,着力深挖宝马二级配套业务,通过子公司沈阳金晨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沈阳实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发公司”)投资,持有实发公司51%的股权,首次整合了宝马二级配套业务。

    (四)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着力实施精益管理,持续完善管控体系,优化运行调控机制,加强运行管理、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及风险防控,协调、支持和帮助企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了公司基本盘整体平稳、企业运行有序。着力加强资金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资金结构。以股票回购方式实现分红,公司业务增长性和价值得到了市场充分认可。着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项安全管理指标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公司及所属企业全年责任事故率均为零。

    (五)发展动力明显激活

    深入实施三项制度改革攻坚行动,制定了个性化的改革行动计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着力优化机制强身健体,做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实行人工成本与企业效益效率联动机制。着力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推进落实市场化选聘、竞聘上岗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干部队伍年龄、知识与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及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创造更多价值。着力加强个性化考核,对重点企业设定了年度技术KPI指标,激发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管理上的主动性。报告期,公司合并报表企业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全年新增各类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报告期,金杯延锋获评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级企业”;金杯李尔获评“国家CNAS级试验室”;沈阳实发获评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整车和零配件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中的“汽车零件及配件制造”(C3670)。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号),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设计、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部件,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饰件、座椅、橡胶件等。主要客户为华晨宝马。

    (一)汽车内饰业务

    公司汽车内饰业务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金杯延锋开展,主要产品包括门内饰板和仪表板两大类,主要配套车型包括华晨宝马5系,X5、3系和X3等。

    (二)汽车座椅业务

    公司汽车座椅业务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金杯李尔开展,主要产品为汽车整椅,主要配套车型包括华晨宝马5系和X5。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筑牢组织管理根基,提升运营协同效能

    公司搭建了科学的组织运营体系,具备严格的生产管控能力。旗下零部件企业引入先进的制造工艺与设备,例如在宝马内饰生产中,采用集成热压和注塑的CHyM工艺、视觉智能系统、照相防错系统以及水溶性胶自动喷涂线,打造出高度智能化、集成化的生产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还提高了工艺节拍,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与高精度。在宝马座椅生产环节,运用机器人自动连接螺栓工作站及装配生产线自动运输车。部分管理环节接入二级供应商自动排序系统,实现了从接收信息、分解订单到信息回传的全流程自动化。

    同时,公司核心企业完成PDM系统建设,搭建起企业统一的研发数据管理平台,在产品设计管理方面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工业互联网的融入和数字化车间的应用,实现了对制造全过程的动态跟踪识别与产品质量监控,为产品质量追溯数据的后续收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载体。

    (二)深挖成本控制潜力,增强成本竞争优势

    一方面,积极提升生产效率。面对整车厂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订单变更频繁的现状,公司及时增强生产线的灵活性,合理调配人员,统筹整合资源,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优化库存管理,减少生产浪费,改进模具设计,从各个环节实现成本的严格控制。

    (三)深耕研发创新领域,打造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始终秉持科学发展观,将技术研发与技术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部及控股企业研发人员总数达142人。各技术团队成员经验丰富,具备卓越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与整车厂开展同步工程开发,公司在供应商体系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在技术领域始终保持一级优质供应商的竞争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2024年公司总部及控股企业研发费用支出1.94亿元。在研发领域的大量投入取得了丰硕成果,旗下拥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级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设有1个国家CNAS级试验室、2个省级技术中心、3个省级智能工厂以及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在2024年的产品研发过程中,内饰、座椅、密封等领域共获得授权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还有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请中。

    (四)厚植品牌发展优势,拓展市场竞争版图

    公司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领域积累了多年丰富经验,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金杯”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经过长期精心经营,公司与众多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6.43亿元,比年初下降9.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95亿元,比年初增长31.79%。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6亿元,同比下降15.05%;零部件内饰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0亿元,同比下降14.50%,零部件内饰销售38.37万台套,同比减少20%;零部件座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2亿元,同比下降31.05%,零部件座椅销售18.94万台套,同比减少29.85%。

    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214.06%,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2024年汽车整车市场发展概述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施策,及时出台“两新”政策,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汽车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产销稳中有进,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积极作用;商用车市场表现疲弱,产销未达400万辆预期;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消费选择。

    2、2024年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概述及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制造专业化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向整车生产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推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美国汽车新闻》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15家中国企业上榜,虽然国内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量仍显薄弱,但得益于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对自主研发和海外市场开拓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传统的成本和价格优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增长趋势十分迅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公司持续聚焦零部件主业,深耕宝马市场,生产经营稳中求进。根据中国汽车报发布的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金杯汽车再次上榜,位居84位。

    3、2025年汽车市场展望

    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1月8日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相信随着系列政策出台落地,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将会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潜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计,2025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增长。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2025年公司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居安思危,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立足“稳、新、快”三大策略,推动团队战力值提升,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昂扬姿态,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打赢“2025项目年”攻坚战。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全力争取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提升公司运营质量,为此公司2025年主要工作及措施如下:

    一是坚持以“稳”为核心的运行策略:高度关注经营风险和运行质效,坚持“稳”字当头,强化运营管控,夯实宝马业务,稳定公司经营和企业运行基本盘。二是坚持以“新”为核心的增长策略:高度关注自身发展,坚持“新”字为要,以内外部市场项目以及合资合作项目为载体提升价值规模。三是坚持以“快”为核心的竞争策略:要高度关注改革效能,坚持“快”字为重,以深化“四个结构改革”和扎实转变作风为突破点,打造高效运营机制和人才队伍,实现快速响应,激活动力活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可能面对的风险

    (1)成本控制的压力

    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中处于中游,汽车零部件企业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整车厂的议价能力较弱,在原材料价格普涨和整车厂降成本压力向外转移的背景下,零部件企业受到双重挤压,成本控制难度较大。此外,随着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零部件研发成本分摊周期也随之变短,造成零部件企业制造成本的增加。

    (2)质量风险

    随着《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实施和国家对汽车质量监督力度的加大,汽车生产企业质量的可靠性面临更强的监管约束,零部件生产企业也被纳入到产品召回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中,配套零部件企业产品质量对整车生产企业的召回风险影响较大。

    (3)市场风险

    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的市场形势变化较大,如何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如何向市场提供更高附加值产品始终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4)高端人才短缺风险

    公司新产品开发、业务拓展、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改造等方面对高端技术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强烈,如果公司的研发人员、技术工人、重要的销售和管理人员出现大量流失,或公司无法及时招聘到满足公司需要的人才,将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应对措施

    (1)做好成本管控

    一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不断拓展集团内外客户,实现产销量的增长;二是搭建共享平台,实现资源、技术、设备的共享,采用平台化生产模式,实现不同车型项目的工装、模具、检具共享;三是采用精益管理、柔性生产方式提质增效,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设备的利用率,满足整车厂对零部件的小批量、多元化需求。

    (2)强化质量控制

    进一步提升公司内控管理,明确零部件配套采购的质量技术标准,严格筛选供应商,在货物进厂质量检验上严格把关。

    (3)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强化对生产运营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销规模,努力降低单位成本。在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等环节加大投入、倾注力量,使公司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盈利水平获得提升。

    (4)解决人才短缺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强化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做好后备干部选拔工作,满足公司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杯汽车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