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弘业期货(001236)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一)报告期内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概况
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因素给期货市场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期货行业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在监管政策、市场规模、品种创新、对外开放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监管政策: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4年9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部署了8方面17项重点举措,旨在推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布局。从总体要求来看,明确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相关会议精神,落实工作部署,强调坚持政治引领、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统筹兼顾的原则,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具体措施上,严格监管期货交易行为,加强对各类交易行为的穿透式监管,强化高频交易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抑制过度投机炒作,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期货公司全过程监管,强化期货公司股权管理和法人治理,规范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经营活动,健全期货公司风险出清长效机制;强化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巩固期货市场风险预防预警体系,提高期货市场风险应对和处置能力;提升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充分发挥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功能,期现联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慎发展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提高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深化资本市场领域衍生品监管改革;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强化开放环境下监管能力建设;深化期货市场监管协作,优化期货监管资源配置,强化跨部门、跨地区监管协同。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期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市场规模:成交量下降,成交额增长,客户数和资金总量创新高
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77.29亿手,累计成交额为619.26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08%和增长8.93%。虽然成交量有所下降,但成交额的增长表明市场的活跃度和资金参与度仍然较高。从品种来看,按照成交额统计,排名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黄金、白银、铜,郑商所的纯碱、菜籽油、玻璃,大商所的棕榈油、豆粕、豆油,广期所的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货、多晶硅期货;按照成交量统计,排名各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螺纹钢、白银、燃料油,郑商所的纯碱、玻璃、菜籽粕,大商所的豆粕、聚氯乙烯、棕榈油,广期所的工业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金融期货期权成交量为2.53亿手,占全国市场的3.28%;成交额为190.93万亿元,占全国市场的30.83%,成交金额排名前三的品种分别是中证1000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数据来源于中国期货业协会官网)
在客户和资金方面,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场有效客户总数首超250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2024年全年期货开户量为87万个,同比增长18%。越来越多的产业客户、中长期资金积极参与期货市场,法人客户总数较5年前增长116%,2024年当年的法人客户开户量较5年前增长61%。资金总量约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在政策引导和经济复苏预期改善的背景下,中长期资金正逐步进入市场,带动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稳定增长。
3、品种创新:新上市15个品种,产品生态不断完善
2024年,我国期货市场在品种创新方面继续发力,当年新上市品种15个。截至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近150个期货和期权品种,广泛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和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实现了有色金属期权的全覆盖,是上期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工业硅和碳酸锂期货成功上市后,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三个新能源金属品种多晶硅期货和期权。农产品领域,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红枣期权,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鸡蛋、玉米淀粉和生猪期权。这些期权产品与相应的期货品种配套上市,为相关产业提供了覆盖原料与产品、期货与期权的完整衍生工具链,助力产业风险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4、对外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境外客户参与度提升
2024年,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取得了积极进展。从品种数量看,我国已有24个境内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自2025年3月4日起,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可以交易的品种将从46个增加到75个,新增29个境外交易品种;从客户数量看,境外客户数稳步增长,2024年末境外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7%;从交易情况看,境外客户参与度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境外客户持仓量同比增长28%。这表明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开始关注和参与我国期货市场,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活力,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上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5、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发挥显著,“期货+”模式助力产业发展
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实体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合理安排生产经营。2024年,各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积极推动期现联动,制定实施产业客户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改善企业套期保值交易的制度环境,稳步推广组合保证金,完善做市商管理规则,降低企业套期保值成本。例如,在农产品领域,“期货+保险”模式继续深入推广,帮助农户规避价格风险,保障收入稳定;在工业领域,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风险管理工具,助力企业稳定生产和经营。此外,期货公司还发挥专业优势,为实体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衍生品综合服务,深入做好重点商品价量指标的趋势性监测和前瞻性研判,建立期现货、场内外、境内外综合分析体系,提升从期货看宏观、从宏观看期货的能力,更好服务宏观经济管理。
回顾2024年,期货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为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市场规模的稳中有进、品种创新的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积极拓展以及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显著提升,都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展望2025年,随着与期货和衍生品法配套的管理办法有望全面出台,各业务条线专项业务政策的逐步落地,期货行业生态将进一步优化,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战略实施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期货行业概况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在我国期货公司实行许可制度的背景下,我国期货公司目前主要经营范围以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经纪业务为主,同时逐步扩展到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等新领域。总体而言,新兴业务所占份额和市场成熟度均处于偏低水平。
目前,我国期货公司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期货公司,此类期货公司一般地域性较强,在其主要经营省市市场占有率较高,其利润主要来源于传统经纪业务。第二类是大型现货机构下属期货公司。第三类为券商系期货公司。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期货行业及期货公司盈利能力较为稳定。截至2024年12月31日,151家期货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2.93亿元,同比增长2.97%;累计净利润94.71亿元,同比下降4.1%,延续2022年后净利润下降趋势。上半年受手续费减收政策影响,1-6月净利润同比下滑23%,下半年追赶后全年表现超预期。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各项指标持续符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总体水平在我国151家期货公司中排名靠前,综合实力较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境内设有33家营业部和5家分公司,网点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在中国证监会进行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中,公司自2009年起至2024年连续十六年获得期货行业A类A级评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经中国证监会及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此外,本公司还从事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弘业资本主要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全资子公司弘业国际金融主要从事境外证券及期货交易服务。业务内容具体如下:
1、期货经纪业务:公司期货经纪业务包括为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货以及金融期货提供经纪业务服务,并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公司是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上海能源中心、广期所的全权会员,以及中金所的全面结算会员,可向客户提供国内6家期货交易所全部期货、期权交易品种的代理买卖。同时,公司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期权交易参与人资格,可向客户提供股票期权经纪服务。
2、资产管理业务:指公司接受单一客户或特定多个客户的书面或者电子委托,根据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运用客户委托资产进行投资,并按照合同约定收取费用或者报酬的业务活动。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发行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范围主要包括证券、期货及其他金融产品等。
3、基金销售业务:弘业期货与各大基金公司合作,签订代销协议成为基金公司的渠道方,依托弘业期货官网、APP等平台将基金销售给客户。客户认购时只需在弘业期货开立一个统一的账户,即可购买所有弘业期货代销的基金产品。
4、期货投资咨询业务:通过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顾问、专项培训、研究分析报告、设计投资方案、期货交易策略等咨询服务,赚取咨询费及相关收入。
5、风险管理业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弘业资本开展。弘业资本是经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设立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基差贸易、做市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合作套保及仓单服务等。
6、境外金融服务业务:公司通过弘业国际金融及其子公司开展境外业务。弘业国际金融于2012年6月29日获发香港证监会核批的第2类牌照-期货合约交易。可从事业务范围包括:为客户提供指数或商品期货的买卖及经纪服务;为客户买入/卖出期货合约。弘业国际金融于2017年1月10日获发香港证监会核批的第1类牌照-证券交易。可从事业务范围包括:为客户提供股票及股票期权的买卖及经纪服务;为客户买卖债券;为客户买入/卖出互惠基金及单位信托基金。弘业国际金融子公司弘业国际资管于2018年8月28日获发香港证监会核批的第4类牌照-就证券提供意见、第9类牌照-提供资产管理。
7、金融资产投资业务:金融资产投资业务为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以获取收益的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从事金融投资,以寻求投资回报,投资标的包括股票、基金、债券、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产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优越的地理区位
公司的总部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在江苏拥有稳固地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38家分支机构(包括33家营业部和5家分公司)中,17家位于江苏省,包括16家营业部和1家分公司。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江苏省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008亿元,同比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2024年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15元,同比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再次达到万亿级规模,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了带动和支柱作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二)广泛分布的营业网络
公司拥有分支机构共计38家(包括33家营业部和5家分公司),其中17家位于江苏省,包括16家营业部和1家分公司,其余主要位于北京、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金融业繁荣地区,实现了对全国金融业发达地区和其他主要地区的覆盖。此外,本公司的子公司弘业国际金融在香港联交所、香港期货交易所及全球其他主要期货交易所提供证券期货经纪服务。
本公司期货分支机构分布较广,区位优势明显,使得公司能够获得发达地区的高端客户,并受惠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及经济发展成果。公司的营业部分布和区位覆盖能够为本公司客户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本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
(三)强大的创新能力保障本公司把握中国期货行业改革带来的机遇
随着我国期货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公司积极把握我国期货行业改革带来的新机会,拓宽公司的期货业务、收益渠道及客户基础。2012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并于9月向期货公司开放资产管理业务资格。2014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试行)》,允许期货公司向多个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2014年8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修订)》,期货公司可以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中国证监会在2014年9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以进一步扩大期货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子公司的试点范围,公司抓住时机,适时开展了包括资产管理、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在内的各项业务。从2020年1月1日起,期货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这是期货行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部署的具体举措。具有良好国际声誉和经营业绩的境外金融机构的加入,将不断丰富我国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助力期货行业加快构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四)高效、综合及稳定的网上交易平台
作为网上期货交易服务供货商,公司为客户提供高效及稳定的交易平台以进行实时交易。通过公司网上交易平台,客户可在市场开放时实时进行期货交易,并查阅其账户详细数据及记录、图表系统、新闻提要、过往市场数据,并可使用其他服务,如技术分析服务。客户可通过免费个人计算机软件交易程序、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快速执行交易。
公司维持稳定交易平台的能力是建立及维持客户忠诚度和吸引新客户的关键因素。公司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及客户体验,公司的网上交易平台运行稳定且有备份系统支持。从公司网上交易平台运营以来,未发生严重影响客户活动的事件。为确保客户的交易活动顺利进行,公司建立了3个独立的数据中心,其中1个位于南京,2个位于上海,已成功上线了上期所、中金所、郑商所及大商所多个极速交易中心,升级完善主要核心业务系统,上线运行恒生个股期权系统等。公司还通过在线云服务平台,创新推出视频播报、视频直播等栏目,定期为投资者发送财经月历、时下热点等信息,形成较好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五)强大的客户服务能力
公司为客户提供客户服务支持。公司的销售团队稳定,公司客户经理与公司客户联系紧密,通过公司的客户服务支持,公司能够利用客户关系配合在国内的扩张和营运。
公司为客户提供使用网上交易平台的指导。在交易过程中,公司会就客户遇到的有关交易系统或客户的账户状况的技术问题或疑问提供相应服务。公司拥有一支研究团队,并且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为客户提供增值信息,如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产业品种研究分析。
本公司通过400热线电话、公司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以及弘业期货APP为客户提供信息资讯、行情交易、在线开户等全方位的服务。
(六)经验丰富而稳定的高级管理团队
本公司拥有一支稳定而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团队,在期货行业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并被授予江苏省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称号,带领弘业期货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强大而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团队是本公司能实现未来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
(七)全面的业务资质
本公司及子公司在境内外拥有全面的业务资质,实现了从期货到现货、从场内到场外、从国内到国际、从线上到线下的全面业务覆盖。本公司拥有包括: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银行间债券交易以及股票期权交易参与人等中国证监会或行业监管机构颁发的业务资格。
本公司子公司弘业国际金融在香港拥有证券及期货牌照,可交易或通过代理交易全球主流的境外期货产品,覆盖包括CME(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集团)、LME(伦敦金属交易所)、HKEX(香港交易所)、Eurex(欧洲期货交易所)、SGX(新加坡期货交易所)、TOCOM(东京商品交易所)以及ICE(美国洲际交易所)等全球大型期货交易所,能有效对接深港通、沪港通,并代理香港联交所证券交易、为证券交易提供意见及提供资产管理。
本公司子公司弘业资本,主要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包括基差贸易、合作套保、场外衍生品业务、做市业务及仓单服务等,是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7个期货品种做市商、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特别交易商、中国煤炭中心特别交易商、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平台交易商。
(八)良好的市场声誉
公司凭借多年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积累,在期货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和实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核心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为各项市场业务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引,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明确了自律要求,有力地夯实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律体系的基础。期货市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的指导下驶入加速发展的“超车道”,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期货行业创新不断,2024年以来期货和期权新品种增加了15个,包括3个期货品种和12个期权品种,新品种上市速度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在满足各行各业的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同时,也对期货公司提供精细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期货行业在“强监管、防风险”的背景下,行业格局面临重塑,这对期货行业高质量发展、期货公司综合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紧扣“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强监管态势下,“对外”立足“对标”,“对内”立足“提升”,着力稳收入、控成本、防风险、强考核,沉着应对,砥砺前行,公司整体发展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本集团所属行业为期货行业。期货公司经营业绩与证券期货市场的行情走势存在相关性,期货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本公司的期货业务也依赖并受益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表现,受经济环境、监管政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国际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6.99亿元,较期初增长25.62%。归属于本集团净资产为人民币18.77亿元,较期初增长1.59%。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47.99%;利润总额3,828.90万元,同比增长265.63%;净利润2,982.62万元,同比增长282.80%;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1.30%,期末客户权益较期初增长29.21%。代理成交额同比上升37.82%,代理成交量同比上升8.36%。公司获得中国最佳期货公司、江苏企业社会责任典范等40余项荣誉。
本集团的主营业务为期货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及金融资产投资业务等。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营业务性质概无重大改变。
(1)期货经纪业务
本公司期货经纪业务包括为中国所有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货以及金融期货提供经纪业务服务,并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公司营业网点及分公司共38家,主要分布在中国各直辖市、江苏省内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
公司多措并举实现经纪业务逆势增长。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分支机构布局,设立“产业及机构服务部”,针对战略级产业客户、龙头企业,动员公司优质资源“统一切入、多方支持”,并运用“一企一组一策”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建设,不断完善数据底座,迭代更新弘业期货APP、小程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开设“周周大讲堂”、“半月谈”等培训班,加强员工专业能力建设。推出首届“弘期杯”实盘交易大赛,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办法、业务人员考核方案,聚焦业务增量,激发业务开发热情。2024年,公司开户数同比增长19.2%,法人和机构客户日均权益占比59%。
2024年,集团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人民币1.73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97亿元下降12.04%。客户资金存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8,536.16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343.87万元增长2.30%。公司代理成交额(双边统计,下同)人民币71,306.23亿元,较2023年的51,739.20亿元增长37.82%。公司商品期货代理成交额人民币60,115.17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4,273.75亿元增长35.78%;金融期货代理成交额人民币11,191.06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465.45亿元增长49.90%;公司代理成交量9,052.68万手,较2023年的8,354.47万手增长8.36%。2024年,本公司境内综合期货及期权经纪业务佣金率为万分之0.24,2023年同期为万分之0.38。
(2)资产管理业务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161.12亿元,较2023年末的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184.22亿元,同比减少12.54%;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不包括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产生的手续费收入)人民币600.19万元,较2023年的609.93万元下降1.60%。资产管理规模位于行业前列,合计交易资产管理账户20个,新增成立资管产品7个,其中集合产品6个、单一类产品1个,总体运行平稳。
面对2024年金融市场持续波动的环境,公司稳步推进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严格遵循监管部门要求,对存续产品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夯实业务合规基础。秉承"聚焦期货和衍生品发展领域"的战略定位,公司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成功打造具有期货公司特色的资管产品线,彰显了专业优势。
年内,公司重点强化了投研团队建设,优化投资人员配置,重构考核方式,激发团队活力与创造力。紧扣监管导向,灵活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策略,成功实现了多元化的策略组合与风险收益管理。特别是在现金管理和"固收+"领域,公司加大了产品推广力度,弘稳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满足了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需求。
公司创新性地通过FOF/MOM组合管理模式,构建了与私募基金机构紧密合作的纽带,拓宽了投资渠道与策略来源。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与银行、券商、信托、大型独立第三方代销机构及控股集团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客群覆盖网络不断扩大,客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司资管品牌效应持续提升。
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通过精准的业务定位、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及全面的渠道合作,公司依然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展现出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竞争韧性和发展潜力。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丰富产品线,深化渠道合作,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
(3)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
弘业资本全年围绕期现、做市和场外衍生品三大主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5.64亿元,利润总额2,082万元。其中,期现业务团队在碳酸锂、镍业务分别创造营收9.44亿元、5.55亿元,成为公司特色品种。场外期权报价竞争力持续提升,全年场外业务名义本金规模达到369.1亿元,同比增长82.3%,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超100家,服务实体能力进一步凸显。期货做市业务团队获评2023年度上期所做市业务银奖;初步完成期权做市理论参数及硬件设施搭建,为后续申请期权做市做好准备。2024年弘业资本获得中国优秀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君鼎奖以及最佳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创新奖。
(4)金融资产投资业务
为优化公司资金运作,集团进行了证券、信托、基金及资产管理计划等多渠道的金融资产投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有效配置资金,促进主业发展,提高资金盈利水平。
2024年,国内证券市场波动加剧,主要指数全年先跌后涨。商品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但波动率整体维持中等水平。在复杂的市场背景下,公司加强了金融资产投资业务的风险控制,优化投资策略,总体上逆势取得了一定的收益。2024年度,公司实现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人民币873.87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1,935.50万元,合计为人民币2,809.37万元,同比增长183.26%。
(5)境外金融服务业务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公司主动把握发展机遇,持续激发经营活力,大力推动业务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大幅提升,均创下2011年成立以来新高。
境外期货证券经纪业务方面,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与客户需求,重构传统经纪业务,纵深推动客户结构优化,重点拓展产业客户和机构客户。着力培育壮大业务团队,同时强化前中后台协同,全面提升综合化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12月,期货业务稳健发展,收入同比增长18.63%,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30.75%。证券业务快速发展,收入同比增长87.50%,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26.10%。
境外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在管私募基金规模保持稳定,业绩稳步提升,部分基金业绩突出。进一步开拓投资顾问业务,拓宽收入来源渠道,顾问业务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积极推动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合作业务,为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6)财富管理业务
2024年,秉承“金融超市”的理念,共上线17家基金公司的2357只公募基金产品,其中年内新增210只。新增58户基金客户。公募基金销售规模8,829万元。私募代销方面,年内新增上线1只私募产品代销。展望2025年,公司将加速推进财富管理转型进程,持续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完善财富产品体系,强调以质取胜,构建金牌产品遴选机制,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投资产品。
未来展望:
弘业期货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以稳健经营和创新驱动为基础,深化战略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展望未来,公司将以“科技驱动、专业深耕、创新突破”为发展主轴,构建“以期现为牵引、以交易为核心、以投研为驱动”的新模式,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打造行业领先的期货与衍生品综合服务平台。
(一)战略方向:向科技驱动型公司转型
在金融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期货行业因其技术密集型特征,天然具备科技驱动基因。面对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行业现状,公司将坚定推进向科技驱动型公司的转型,通过系统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手段提升经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打造全数据化运营IT系统,对内,构建T+0实时运营管理系统,确保业务动态实时展现,提升团队管理效率;对外,整合数据资源,构建客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智能推荐,提升客户转化率。
强化数字化风控体系,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市场风险识别能力,优化风控模型,确保资金安全和业务稳健运行。
深化智能化交易支持,推出智能交易辅助系统,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交易策略支持,提升交易体验。
(二)核心布局:“1+N”发展战略
我们将继续深化“1+N”发展战略,以经纪业务为中心,同时拓展期现业务、资产管理、场外衍生品等多元业务,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经纪业务继续夯实基础、创新突破,强化产业与零售两大客户群体的精细化运营,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客户结构;互联网金融业务要持续发力,提升线上获客能力,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期现业务将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以“基差贸易、远期点价、含权贸易、合作套保”等多种模式,助力产业链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强化投研能力,构建专业的交易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提升资产管理业务的主动管理能力,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拓展市场份额。场外衍生品将严格按照行业监管要求,创新产品设计,满足客户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规范发展、扩大规模。
(三)人才建设:打造高效专业团队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将围绕“专业化、年轻化、复合化”的目标,全面优化人才体系。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吸引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增强团队实力。优化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后台向中台、中台向前台流动,提升全员业务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激励机制,推行“赛马”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打造以业绩驱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升培训体系,建立积分制培训管理模式,精准对接员工成长需求,助力员工职业发展。
(四)金融科技创新:构建智能化运营模式
科技创新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将依托金融科技,构建智能化运营体系,提高整体业务效率。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存储、分析、计算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推进AI+大数据应用,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风控、精准营销和交易辅助决策。优化智能客户服务,推出智能客服系统,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五)合规管理: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合规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公司将始终坚持稳健经营,加强风险防范,确保业务合法合规运行。强化合规意识,严格执行行业监管要求,加强员工合规培训,确保业务操作规范。加强风控管理,强化资产管理、场外业务、期现业务的风控措施,确保公司稳健运营。严格考核问责,实行合规“一票否决”制,对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确保公司健康发展。
(六)服务实体经济:践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核心使命,助力产业链企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方位产业服务体系,通过数据赋能,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强化集团内部协同合作,发挥国有上市公司优势,助力集团内成员企业优化风险管理,提升经营效能。
展望2025年,弘业期货既要直面深化改革的挑战,也要把握行业发展的机遇。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公司将坚定战略方向,以科技创新和专业深耕为引擎,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只要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勇于创新、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共同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