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6日收盘,统联精密(688210)报收于21.5元,上涨1.85%,换手率3.35%,成交量3.6万手,成交额7792.72万元。
当日关注点
- 交易信息汇总:统联精密2025年3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46.6万元,占总成交额10.86%。
- 机构调研要点:2024年统联精密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为81,391.07万元,同比上升44.90%,非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大幅增长101.94%。
交易信息汇总
统联精密2025-03-26信息汇总- 资金流向: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46.6万元,占总成交额10.86%;游资资金净流出170.01万元,占总成交额2.18%;散户资金净流出676.59万元,占总成交额8.68%。
机构调研要点
- 2024年业绩情况:根据公司于2025年2月底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为81,391.07万元,同比上升44.90%。其中,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约为31,857.30万元,基本与去年持平;非MIM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约为45,986.06万元,同比上升101.94%。公司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7,415.47万元,同比上升26.1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约为7,185.00万元,同比上升36.85%。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公司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0,106.3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9,875.82万元。
- 非MIM业务增长原因:客户对于精密零部件加工工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公司在能力范围内持续拓展相关的工艺,例如CNC、激光加工、线切割等工艺,随着客户相关业务需求的释放,带动公司非MIM业务收入增长。
- MIM与3D打印和液态金属的关系:MIM技术能够大批量、高效的生产高精度、高强度、高复杂度的精密结构零部件,符合铰链对精密度、耐用性、强度、轻薄度较高的要求,是铰链零部件的核心生产工艺。部分头部折叠屏厂商会在铰链上应用3D打印和液态金属工艺,但主要是在外观件上。不同的工艺,会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因此工艺之间更多的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 长沙工厂设备购买情况:长沙工厂去年已经购买了部分设备用于试生产,后续将会根据客户量产的节奏,逐步推进设备购置的进度。
- MIM件厂商竞争情况:国内规模比较大的头部MIM零部件厂商基本上都在大客户的供应序列。
- 智能眼镜业务布局:公司在智能眼镜领域有着一定的技术储备,并有相关零部件的量产经验,公司看好智能穿戴的市场前景,也在积极拓展以争取更多的业务机会。
- 股份支付持续时间:根据公司现有的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情况,预计公司的股份支付费用会持续到2026年。
- MIM件工艺制程中的CNC应用: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在MIM成型的后处理阶段,可能会涉及CNC。
- 公司对3D打印的看法:公司认为3D打印技术的发展空间广阔,公司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在金属3D打印技术方面不仅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也有小批量的试产,后续会持续加大在3D打印技术方向的研发投入。
- 3D打印设备品牌选择:公司采购3D打印设备以用于3D打印制造工艺的研究,对于市面上3D打印设备厂商都会有所接触,会从设备的性能、技术适配度、成本效益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 长期借款原因: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公司近两年在惠州厂区扩充了非MIM产能以及去年在海外布局了新产能,相关投入均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
- 再融资考虑:公司将会根据当下生产经营现状、后续项目建设需求、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审慎评估后决策。若有相关计划,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