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调研报告 - 正文

汉王科技:2月4日进行路演,国金证券、开源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2-07 09:31: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2月6日汉王科技(00236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2月4日进行路演,国金证券、开源证券、浙商证券、民生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本次线上路演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基本情况及 AI业务进展
答:汉王科技源自中科院,经过 30 多年的技术积累,构建了全栈 I 技术体系,涵盖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和具身智能。公司将这些核心技术应用于智能交互产品、文本大数据服务和I 智能终端产品,并已在全球消费者和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在感知智能方面,汉王科技是全球唯一掌握“眼、耳、鼻、舌、声”五种感知技术的公司,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
在认知智能方面,早在 2016年,汉王即成立了自己的 NLP技术团队,并于 2024 年 3 月完成了天地大模型的研发并通过国家备案。目前,公司的视觉大模型也正在加紧训练中。 在具身智能方面,汉王科技始终认为这是 I 技术的集大成者。2020 年,汉王自主研发的仿生飞行机器鸟成功推向市场,并实现了全球批量销售,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公司正在加速研究和开发四足机器狗等产品。
2024 年,公司各业务线营收显著增长,预计营收同比增长 20%-30%,达到 18 亿元左右,创历史新高,净利亏损但有所收窄。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相关 I 核心技术的持续研发投入,二是新品研发尚处于高速投入期,三是为了提升新产品的市占率,市场及品牌投入增加。当前 I 产品及技术所带来的营收稳健增长,同时公司资产质量十分优良,汉王管理层非常注重健康稳健的经营,并期望借助多种资本方式帮助公司行稳致远。
汉王科技一直秉承着创新精神,经过三年研发,在 2024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柯氏音听诊法的电子血压计。这款电子血压计结合了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通过改造电子血压计的产品设计、以及用 I 技术对血压测量过程中的声音数据进行训练学习,从而实现了精准测量血压的目标,也成功将柯氏音听诊法应用到电子血压计产品中。柯氏音听诊法电子血压计是汉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也为公司进入医疗健康领域打开了一扇门。

问:公司在端侧设备方面有大量应用,随着 DeepSeek 的爆火,公司是否已经做了相关的接入测试?另外,从中长期来看,大模型技术,尤其是头部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如何影响我们端侧设备的性能升?
答:首先,公司已经在端侧产品中与不同的技术进行了结合,实现了多种大模型的应用。2024 年,公司就将多个大模型对接到端侧设备的“I 助手”功能中,涵盖了如对话、写作、会议纪要、精准检索、家庭教育等多个功能。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有些功能是通过自研天地大模型来实现的,比如对话、写作、会议纪要、家庭教育等功能。而在其他一些领域,例如精准检索,就是外接的其他大模型;对于 I基础大模型,公司始终持开放态度,如果有表现优异的通用基础大模型,我们会选择使用它们。
对于 DeepSeek 的接入,公司将进行充分的技术测试与评估,技术人员初步判断可以与现有的体系无缝对接,且在从云端调用模型方面没有任何障碍。
从行业角度来看,公司的文本大数据服务业务通常会处理大量的文字数据和档案,而这些数据的智能化处理需要依赖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现在,公司行业大模型上应用的底层通用基础模型即为开源或商业授权的多个大模型,公司在基于底层通用基础模型上继续开发行业大模型已有成熟经验;DeepSeek的开源,也同样给了公司与之结合的机会,相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行业数据、知识和业务逻辑,最终可实现更精确、更高效的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所以底层基础模型功能越强大,对公司行业模型的开发越有利。
随着语言类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算力效率、模型部署优化等技术的进步,对公司 I技术和 I端侧应用长期利好,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升产品的处理效率,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问:公司 2024年的业绩预告呈现了明显的改善趋势,能否大致拆解一下,收入端哪些业务在 2024 年的表现较好?
答:2024 年,公司三条业务线的营收都有增长。从绝对值排序来看,增长最多的是笔智能触控业务,其次是 I智能终端,再次是大数据技术与服务。
从增长的百分比来看,I 智能终端的增速最快,紧随其后的是笔智能触控业务和大数据业务,二者增长幅度差不多,具体请以公司 2024年年报为准。

问:公司业务在 2025 年的增长预期是什么样的?2025 年利润端的展望如何?
答:收入端2025 年从总体趋势来看,公司依然保持积极的展望,预计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具体的数字还需等董事会确认后才能公布。
增速较快的领域,I 智能终端仍将是重点。特别是办公本的高端系列产品入市,以及 2025年办公本海外市场的拓展。2024 年柯氏音听诊法血压计奠定了不错的基础,2025 年公司会推出更多新品,预计该业务的增速也会比较快。
笔智能触控业务,随着市场的复苏和新产品推出,公司对该业务的增长保持乐观。因 2024年该业务规模重历史高位,业务基数较大,业务增速会有一定压力。
文本大数据服务业务,随着法院、档案馆、图书馆等行业客户的覆盖率逐步提升,预计大数据业务也会有两位数的增长。所以整体来看,2025年收入端公司充满信心。
利润端公司业务按发展阶段可分为成熟业务、培育型业务、创新孵化型业务
成熟业务,如笔智能触控和文本大数据,2024 年,已实现盈利,该部分业务规模大约占公司营收的七八成。
培育型业务,如办公本和血压计,业务收入增长非常快,但由于仍处于规模成长期,在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上仍然需要大量投入,预计短期内较难盈利,该部分业务规模大约占营收的二三成,公司期望未来两年,通过规模效益的释放,逐步实现盈利。
创新孵化型业务,如天地大模型、嗅觉识别技术、仿生扑翼飞行鸟、四足机器人等,公司正在开发的多项前沿技术,每年会投入数千万元用于研发,这些项目尚未到商业化阶段或者尚处于商用化的初期阶段,短期内很难直接带来盈利,公司期望未来三年内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落地贡献营收,盈利要视后期市场进展另行言判。

问:C 端的汉王扫描王 APP,2024年公司做了较大的投入以拉 新,目前的用户数据如何?25年在商业化方面有什么规划?
答:2024年,汉王扫描王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技术和产品完善 上,特别是在产品交互和技术提升方面有较大投入。市场推广方面,公司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放,采用的免费使用模式,用户增长非常不错,下载量突破了百万大关,这在没有大规模投放的情况下实现的。2025 年,公司计划推出付费模式,在商业化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市场推广和用户获取方面,进行一定的广告投放以吸引更多用户。同时逐步完善商业化链条,通过收费服务和其他商业化手段提升商业价值。

问:机器狗在 2025 年的商业化规划?
答:2025 年,机器狗的商业化进程仍然处于技术场景的完善期。公司会根据不同的场景,进一步优化、提升技术性能和智能化水平。预计到 2025年下半年,推出可商用化产品。

问:笔智能触控业务增长的主要原因?
答:从数字绘画方面来看,教育和新品的推动是关键因素,2024 年公司的数字笔和绘画平板在教育市场取得了一定的订单,去年推出的新品数字绘画平板产品,在国内外实现了共约一亿的营收,增长势头较好。
在核心部件方面,公司是笔触控技术的领导者。公司不仅是全球唯二拥有无线无源电磁专利的公司,并早在 2010 年,进入电容触控领域,开发出第一支主动电容笔;2025 年,公司在美国 CES 展上推出世界首颗 EMC 磁容触控双模芯片——HW0888,该芯片同时支持无源电磁笔和电容触控,是业界创新性产品,不仅可帮助终端厂商实现优秀交互功能与使用体验,同时还帮助终端厂商大幅节约堆叠空间和硬件成本;目前,正在与一些厂商进行技术方案适配,适配成功后,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笔触控市场的领导地位。
在无纸化方向,公司将继续跟随行业趋势发展。由于海外市场的毛利水平较高,2025 年的重点将主要放在海外市场。
前述涉及的 2025 年度经营预计等不代表公司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注意投资风险。
本次交流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的交流与沟通严格依照信息披露相关管理制度及规定执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汉王科技(002362)主营业务:从事以模式识别为核心的智能交互领域相关的软硬件产品生产、行业应用、技术授权及平台服务。

汉王科技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47亿元,同比上升17.87%;归母净利润-7501.38万元,同比上升16.51%;扣非净利润-8200.24万元,同比上升8.06%;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32亿元,同比上升22.8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421.11万元,同比上升36.2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698.73万元,同比上升31.14%;负债率27.78%,投资收益144.2万元,财务费用-818.93万元,毛利率42.23%。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汉王科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