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李药业(603087)09月1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大股东们短短两三个月就减持了几个亿,反腐以来股价下跌,是不是主力资金利用消息优势提前跑路?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始终严格执行信息保密及管理制度,不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同时,二级市场股票价格运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一直非常关注二级市场股价的走势,积极主动与投资者沟通,及时回应投资者的问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董秘,您好!明华创新在2023年5月5曰公布减持计划拟从20230526至20231125集中竞价方法减持11313064股,但从5用26至今不但集中竞价减持还大宗减持,共减持了16264033股。这不但大宗减持没公告,减持数量也超过了5月5日公告减持的数量。这是否为违规减持?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明华创新自2023年6月1日至7月11日起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别减持134,526股和6,784,900股,2023年7月12至8月25日分别减持2,742,168股和3,352,301股,符合公司5月5日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公告,相关减持进展请您后续关注公司公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贵公司今后会不会尝试与华为等科技企业合作,推出血糖实时监测智能穿戴设备?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股东增持或减持等相关事项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操作,并就相关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关注公司相关公告。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与多种因素相关,公司管理层始终高度重视公司的经营管理,致力于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和内在价值以回报广大投资者。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9月5日贵公司出现单日大手笔融券卖出59万多股合计金额2300多万,9月6日公司股价出现大跌,这其中肯定存在利用资金优势和筹码优势操纵股价的情况,加上现在仍属于大股东减持窗口期,是否有人利用大股东减持融券套利。希望公司及时公布最新时间的股东户数,给中小投资者一个公平获取信息的机会。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股东增持或减持等相关事项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操作,并就相关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关注公司相关公告。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与多种因素相关,公司管理层始终高度重视公司的经营管理,致力于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和内在价值以回报广大投资者。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董秘您好,公司平日融券金额基本维持在几十万元上下,9月5日公司单日融券金额暴增至2300万,当日收盘公司便发布定增相关信息,27元低价定增被市场解读为利空,受此利空消息影响,次日公司股价便出现大幅下跌,是否有人提前知晓公司信息发布,利用信息优势融券套利?公司发布内容是否存在泄露可能?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始终严格执行信息保密及管理制度,不存在定增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同时,二级市场股票价格运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一直非常关注二级市场股价的走势,积极主动与投资者沟通,及时回应投资者的问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董秘您好,公司股票上市以来从最高价286元一直跌到目前的39元,跌幅放眼整个市场也没有几个,而且其他股票超跌后都会反弹修复,回归正常估值。为什么甘李药业股价只跌不涨?公司估值本该如此吗?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二级市场股价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情绪、投资者偏好等多方面的影响,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影响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鉴于国际形势紧张、地缘政治、中美贸易战等因素,甘李药业三款胰岛素赴美申请上市会不会受影响不被批准?对此有准备吗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甘精、赖脯以及门冬已获得美国FDA受理,后续事项公司将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截至2023年8月31日,公司股东人数是多少?很多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中都能回复股东人数信息,并不违规。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8206户,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各报告期期末的股东人数。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尊敬的董秘,您好!请问GLP-1类药物是不是贵司目前正在布局的重点业务方向?贵司的GLP-1类药物预计何时可以上市?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3年8月,GZR18分别完成适应症为成人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超重的两项中国IIb期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给药。产品的上市时间受临床试验进度、审批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相关项目进展请您关注公司公告。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公司多次回复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行业指引等相关规定进行公告,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据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公示平台显示,8月22、23日公司分别开展了GZR4、GZR101的二期临床试验研究,过了这么长时间不发公告,这算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吗?为什么不让投资者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呢?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12日晚间公告发布了《关于胰岛素周制剂GZR4中国Ⅱ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79),产品研发进展公司将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行业指引等相关规定进行公告,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董秘您好,公司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亿,是历史第二高,略低于21年上半年的14.7亿,但是23年上半年净利润仅有1.3亿,远远低于以往各年度上半年利润,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带量采购带来的价格下降,短期内仍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但产品可及性的不断提高,将使得更多患者,尤其是基层患者用上好的胰岛素。公司长远的集采战略布局已渐入佳境,公司国内胰岛素制剂产品2023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04.74%。其中,基础(长效)胰岛素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58.10%;餐时(速效)和预混胰岛素产品得到迅速放量,销售量同比增长167.97%。与此同时,公司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精益生产,实现运营效率的“再提升”和成本的“再降低”。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董秘您好,公司反复强调具有成本优势及规模优势,今年中报甘李营业总收入12.3亿,营业总成本11.09亿,可比企业东宝今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3.66亿,营业总成本8.32亿,反倒是东宝更具有成本优势。请问董秘,相比之下甘李成本优势体现在哪里?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成本变动原因如下:国内胰岛素制剂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04.74%,本期营业成本随之增长;研发费用基本持平,为2.62亿元;但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深化降本增效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销售费用较同期减少1.00亿元,下降17.64%;管理费用较上年减少0.17亿元,同比减少14.38%。在集采中标产品降幅较大的情况下,报告期内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成功扭转了集采后短期内的亏损局面。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贵公司大股东明华创新的减持计划为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2%,为什么大股东集中竞价减持1%之后还能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71%?总体比例是不是超过2%了?难道不属于违规减持吗?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相关规则,大股东及特定股东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公司股东减持符合相关规定。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董秘您好,甘李药业把老板定增价、高管激励价、业绩考核目标都定的非常低,是否有利益输送嫌疑?是否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定增、股票激励计划等相关事项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执行,公司将持续根据相关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投资者:长远看胰岛素会被GLP1替代,甘李药业目前仅有一款GLP1药物且尚处在研发阶段,能不能最终上市还未知,请问公司今后如何解决核心产品被替代的风险?
甘李药业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自主研发的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GZR18注射液目前正处于临床Ⅱ期试验阶段。2023年8月,该药物分别完成适应症为成人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超重的两项中国IIb期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给药。应用于超重或肥胖领域的GLP-1RA周制剂,尚处于市场初期阶段。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有一款GLP-1RA周制剂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被批准应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体重管理,而在中国,还未有相关周制剂产品获批上市。公司下一阶段将在强化糖尿病诊断、治疗全领域研发的同时,不断开拓其他领域的研发管线,以期为公司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