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电力(600023)01月0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贵司收购中来股份,定价高达17元多每股。然而,2018—2021年间,长达三年多时间里,中来股份股价一直在5~6元徘徊。请问,贵司当时为什么不看好中来?难道贵司2018—2021年没想过转型吗?为何现在突然就想起转型新能源了呢?您认为,以贵司的体量和利润来源,收购中来就能帮助贵司实现转型吗?对于明显涉及利益输送的嫌疑,如果贵司不予以明确解答,作为股东我们保留向浙江省国资委、纪检部门甚至更上级单位反映的权利。
浙能电力董秘:在中来股份5-6元的时候,的确缺乏超前的洞察能力。不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
投资者:董秘,英特集团几十年都发展不起来,目前还在行业底部,作为浙江省龙头企业市值不到百亿,无法满足浙江省的医药储备跟医药流通需求!英特集团的几个大股东,不想把英特集团做大做强,只想着低价定增通过英特集团获利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请问公司大股东可以放弃低价定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吗?
浙能电力董秘:英特集团的问题建议向英特集团咨询
投资者:贵司反复提及收购中来股份是因为看好其前景。但看好前景不等于可以不考虑价格随意高位接盘。即便是光伏企业,2012年前后,亦有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汉能薄膜等许多曾经的巨无霸出现,此后结果怎么样了呢?贵司觉得中来股份与那些公司相比又如何呢?一定不会重蹈覆辙?
浙能电力董秘:企业发展的好,价值可以高了更高,反之可以低了更低。
投资者:前面问收购中来股价的合理性,公司回答是跟随板块下跌。请问公司,整个火力发电板块指数从底部上涨超过50%,公司的股价为什么还在底部徘徊?公司员工平均年薪近40万,员工的工作就不能有点科技含量,18亿的投入,不能自己研发吗?建议否决收购中来股份。
浙能电力董秘:研发和并购不矛盾,一个是内涵式发展,一个是外延式发展,都是发展的不同方式。
浙能电力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08.84亿元,同比上升20.77%;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下降79.78%;扣非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下降88.84%;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49.61亿元,同比上升21.0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888.86万元,同比上升126.4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760.47万元,同比上升117.58%;负债率41.44%,投资收益28.88亿元,财务费用9.77亿元,毛利率-1.2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08。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599.42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15.33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浙能电力(600023)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0.5星,好价格指标3星,综合指标1.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浙能电力(600023)主营业务:火电、气电、核电、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等业务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