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中,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梅林(600073.SH)正在适应自己的全新角色:剥离饮用水业务,聚焦肉食主业。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在4月28日的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上海梅林的高管层提出了海外养殖布局的战略目标。“公司将继续在产业链两端加速布局。在肉牛的国内养殖上将保持适度规模并大力拓展国际化市场,计划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牛肉出口大国布局养殖网点,以掌控上游优质养殖资源,建立产业链上游核心优势。”
上海梅林总裁沈伟民称:“今年是2013~2015年‘三年发展战略’的收官年,上市公司的销售规模计划要达到120个亿。公司会有战略层面的重大调整,从原来注重的速度和规模上转变为质量和效益。”
据了解,上海梅林已开始着手制定新三年战略规划(2016~2018年),并提出新三年业绩翻番的目标,即到2018年上海梅林的销售规模要至少达到250个亿、净利润约在4个亿的水平。
聚焦肉类主业
就在一个月前,伴随母公司光明食品集团的整体国资改革计划,上海梅林的资产重组方案也一并出炉。
该方案核心内容可一分为二,其一就是资产置出——上海梅林向大股东益民集团出售上海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下简称“正广和”)100%股权;其二则是资产置入--上海梅林向光明食品旗下的上海牛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牛奶集团”)收购肉牛、饲料、食品流通、技术服务四类业务及万荣路房产。
具体来看,肉牛养殖业务涉及联豪食品、牧仙神牛食品各60%股权,德牛食品、金博奶牛科技、上牛国际各100%股权,佳辰牧业99%股权以及金正牧业、绿缘牧业各51%股权。
据悉,肉类业务总资产为2.32亿元,净资产为6063.19万元,而其营业收入为6.28亿元,净利润则仅为94.74万元。饲料业务则涉及12家企业,总资产为8.52亿元,净资产2.38亿元,营业收入达18.07亿元,净利润为1829.38万元。
相比之下,正广和2014年末经审计的归属净资产为1.34亿元,营业收入为2.01亿元,归属净利润为1228.35万元。就净利润率水平来看,正广和要远高于置入的肉类和饲料资产。
当被问及为何会出售正广和,沈伟民解释称:“光明食品集团对上海梅林的战略定位是聚焦到肉类主业。不相关的资产就会出售。出售正广和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影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食品之所以选择以上海梅林来聚焦肉业板块,是源于后者已拥有部分猪肉类资产。2011年和2012年上海梅林先后收购了“爱森肉”食品公司和“苏食”冷鲜肉,销售触角也从上海地区延伸至整个长三角。
2014年上海梅林的营业收入达到105.91亿元,同比增长2.3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滑14.53%。沈伟民表示:“去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不快主要是因为肉类产业的原因。2014年全国猪肉养殖呈现低迷态势,几乎是亏损率最大的一个行业。”
不过,进入2015年以来,“猪周期”开始出现反转抬头迹象。经过本轮交易后,上海梅林的生猪养殖年产量将提升至约70万头。
有望再度融资布局海外
在光明食品集团国际化的版图中,上海梅林已确定将从“国内的资源控制转向国外资源控制”。据悉,在未来3年的投资布局中,海外市场将是上海梅林的重点。
“未来三年中,公司或将再一次融资。前两次融资主要是发展国内市场,而现在上海梅林要走向全球。” 沈伟民表示。
除却猪肉板块之外,公司的牛肉产业链板块则是目前公司所面临的全新课题。沈伟民也坦言,过去上海梅林主要以猪肉业务居多,而这次收购的牛奶公司旗下牛肉企业有7家。
“在牛肉板块的重组中,最难的是上游资源。” 沈伟民表示。作为养殖饲料的玉米,国外的价格约在1000元/吨,而国内的价格在2600元/吨。而养殖成本中,70%的成本是来自于饲料。为解决上游成本的问题,上海梅林在资产重组中选择连带将牛奶公司的12家饲料企业一同打包收购。
“整个上游资源层面,国内的价格没有竞争优势,所以公司必须走向国外。”沈伟民指出。“饲料上游种植是最难的,而目前中国夹在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当中,处于一片混战。公司对此已研究了近4年时间,认定该领域盈利空间很大。”
伴随猪肉、牛肉、饲料板块的全新战略定位,上海梅林表示,未来计划打造11个超20亿的单体企业。同时,在猪肉、牛肉、饲料这三大块资产上,目标都是向100亿的规模进行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