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捷资源控股股东破产 机构潜伏待变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5-01-20 04: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捷资源控股股东中捷集团被法院裁定破产,公司有望迎来新主。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股东官司缠身、自身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却成了市场资金眼中的“香饽饽”,公司股东榜中机构扎堆

几经波折之后,被债务压垮的“中捷系”有意放手中捷资源,而“潜伏”良久的一众机构或将分享实际控制人变更所带来的估值重构。

中捷资源今日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中捷集团转来的浙江省玉环县人民法院(2014)台玉破字第5号《民事裁定书》。《民事裁定书》认为,中捷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时,债务人与债权人也没有重整与和解的申请及计划,债权人委员会也同意宣告债务人破产。因此,裁定中捷集团破产。

中捷资源表示,中捷集团的破产将导致其持有上市公司1.13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处置及归属存在不确定性,该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16.42%。

据查,在2014年10月,中捷资源第一大股东中捷环洲就因不能清偿到期债权,且资产明显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而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其所持有的1.2亿股上市公司股票的处置及归属也因此存在不确定性。

事实上,蔡开坚一手建立起来的“中捷系”在去年已陷入债务困局之中。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中捷环洲、中捷集团和蔡开坚总计持有中捷资源42.72%的股权,而这些股权均因债务担保纠纷处于被司法冻结的状态。

这意味着,“中捷系”彻底失去中捷资源的控制权已是大概率事件,业绩已现颓势的中捷资源有望迎来新主。

2014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中捷资源当年累计亏损1493.5万元,成为自2010年以来首份亏损的季报。对于出现亏损的原因,中捷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工业缝纫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毛利较去年同期下降,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无出售固定资产收益,且政府补贴收入也大幅下降等。

或许是为了不让业绩过于难看,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捷资源开始变卖家产。当年9月,其将所持的杜克普爱华缝制设备(苏州)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上工申贝 ;其后不久,又将中捷欧洲所持的杜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29%股权转让给上工欧洲;10月16日,中捷股份再发公告,拟将所持中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55%股权中的15%转让给山西中辉贸易有限公司、40%股权转让给锦泰投资有限公司。

不仅如此,公司也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至今仍处在停牌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股东官司缠身、自身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却成了不少机构眼中的“香饽饽”。公司201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除“中捷系”和一名新进自然人股东之外,均为机构身影。其中,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光大银行 -国投瑞银景气行业证券投资基金、农业银行 -富国天成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融国际信托司-融新252号等机构均榜上有名,持股数量也都在百万股数量级。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机构扎堆入股中捷资源,看中的肯定是资产重组。一旦“中捷系”彻底退出,中捷资源很有可能华丽变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捷资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