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ESG行业周报:国家能源局发文集成融合发展撬动新产业,欧盟将与英国就碳市场联动展开谈判》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内容提要:
热点聚焦:
国内:国家能源局发文,集成融合发展撬动新产业。11月1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推动新能源多维度一体化开发、推动新能源与多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新能源多元化非电利用等多项重点工作。《意见》旨在推动打造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新能源发展升级版。同时,《意见》也带来新产业机遇。例如,新能源与算力基础设施融合带来“电算双网”共建机遇;绿色氢氨醇、新能源供热等非电利用领域,为交通、化工等行业深度脱碳开辟新路径。
国际:巴西政要毛里西:与中国合作将是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期间,“习言道——中巴生态文明交流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圣保罗州议会主席团首席秘书长毛里西(Mário Maurici de Lima Morais)指出,几周前时隔十年再次访问中国,亲眼看到中国在改善环境、减少碳排放、恢复森林、治理荒漠化方面的巨大努力。这些亲睹的实践表明:中国可以成为我们的重要伙伴,这将是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机——保护和恢复环境资产,而这些无疑将成为22世纪最宝贵的财富。
ESG产品跟踪: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1月15日,
债券:我国已发行ESG债券达3746只,排除未披露发行总额的债券,存量规模达5.6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绿色债券余额规模占比最大,达61.92%。本月发行ESG债券共74只,发行金额达826亿元。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176只,发行总金额达12,688亿元。
公募基金: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942只,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11,601.42亿元人民币。其中ESG策略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45.15%。本月发行ESG产品共2只,发行份额为21.74亿份,主要为公司治理,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236只,发行总份额为1,604.39亿份。
银行理财: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1157只。其中纯ESG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4.19%。本月发行ESG产品共74只,主要为纯ESG和社会责任,近一年共发行ESG银行理财1196只。
指数跟踪:
截至2025年11月14日,本周主要ESG指数除300ESG领先(长江)外均跑输大盘,其中深证ESG300跌幅最大,下跌0.79%;300ESG领先(长江)涨幅最大,上涨0.38%。近一年主要ESG指数均上涨,其中深证ESG300涨幅最大,上涨15.9%,中证300ESG领先涨幅最小,上涨11.34%。
ESG专家观点:
世界经济论坛可持续金融总负责人:ESG已从理念探讨走向资本部署。Derek指出,投资于新兴领域的早期项目,短期内可能会降低回报,但必须认识到,若从更长期的角度审视,它能提升风险管理质量,创造长期价值。Derek强调,如果不向低碳、资源高效型经济转型,经济将缺乏韧性,可能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在他看来,气候和自然风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重大金融风险,其传导路径涵盖物理损害、监管政策、供应链中断,以及消费者习惯和投资者偏好的转变。他还观察到,目前关于ESG的讨论已真正转向资本如何实际部署,不再是理论层面,而是聚焦于具体的项目、资产转型和产业变革。许多金融机构也开始转变其商业模式,如将可持续发展团队整合到核心投资银行业务中并在日常经营中反思如何为项目提供融资、实现规模化,使其真正适应实体经济。尤其在近几个月,面对来自北美的政治逆风,行业出现了一种健康的现实主义和务实主义态度。在他看来,当前真正重要的是反思投资组合的韧性,降低投资波动性,并前瞻性地布局未来经济的增长引擎。
风险因素:ESG发展不及预期;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