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宏观专题:“K型经济”对美国消费的影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趋势:美国收入不平等加剧,代际流动性下降。1971-2023年,生活在高收入家庭的美国人比例从11%上升到19%,中等收入家庭的美国人比例从61%降至51%。其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保持强劲增长,而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最为缓慢。收入阶层的变化显示出,美国中产阶级更多地向更高收入阶层流动,然而中低收入阶层向上一级跨越的概率在降低。从财富拥有情况来看,美国TOP10%富裕阶层拥有超过60%的财富,且占比逐渐升高。
特征:高收入者消费增长更快,不同阶层消费偏好不同。疫情之后,中高收入群体消费增长更快,与低收入群体的差距越来越大。从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来看,收入越高越倾向于在保险和养老金、捐款、教育、娱乐等方面花钱,收入越低则在住房、食品、医疗保健等必需品方面的消费占比更大。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2023年高收入人群更倾向于购买保险和养老金,高收入人群新车购买增多,而低收入人群更多花费在住房上,同时削减了在交通运输上的开销。
展望:“K型经济”的演绎和潜在风险。当前美国经济“就业冷”与“消费热”并存,但不同行业、品类面临的消费环境各异,消费支出韧性主要受高收入群体推动,近期美股消费类企业在三季报发布会上的一些表述验证了明显的“K型”分化。(1)财富效应进一步支撑高收入人群消费:股价上涨和地产增值推升美国家庭第三季度净资产,我们用模型验证了股票和房产增值是近期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保持韧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标普500每季度涨幅5%,则对每季度消费支出环比增长的贡献或在0.38个百分点左右;(2)低收入者的收入压力加大,财务状况有所恶化:低收入家庭工资增速下滑更多,年轻消费者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此外《大美丽法案》还将导致低收入人群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压力之下,美国家庭信用卡、汽车和学生贷款逾期率走高,整体财务状况有所恶化,而且9月First Brands和Tricolor相继破产也因为次级贷款人的偿债风险加大。(3)收入不平等加剧或放大美国金融部门脆弱性,但目前家庭和企业杠杆率并不高。美联储一项研究指出,收入不平等加剧或在一定程度上放大金融部门的脆弱性,主要通过更高的家庭杠杆率、更高的股票估值、更高的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扩大的非银金融部门资产和融资四条路径来实现。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有待扩大,把握“新消费”趋势。当前中国收入结构仍呈“金字塔”型,“十五五”期间将通过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等措施,推动形成更均衡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消费层面,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主力,其结构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与“享受型”转变,服务消费、文化消费及以智能家居、宠物经济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形态蓬勃发展,整体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新消费领域潜力持续释放。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大幅恶化,货币、财政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