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高水平对外开放系列专题研究报告:“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战略蓝图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高水平对外开放系列专题研究报告:“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战略蓝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十五五”时期国内外“三大新局”对金融开放提出新的诉求:第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金融开放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保护主义升温与地缘冲突加剧,中国需以更高水平开放对冲贸易和产业链风险,并防范跨境金融冲击;另一方面,美元信用裂缝与“全球南方”崛起为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金融治理话语权提供了契机。第二,“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将全面转向“新质生产力”,传统信贷难以支撑高风险、长周期的创新型产业。为满足新质生产力的融资需求,中国需通过制度型金融开放,拓展多层次金融支持。第三,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与监管体系需加快与技术同步进化。同时,科技企业“出海”对跨境融资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金融开放需向高效、灵活和协同方向演进。
对比国际金融开放实践可见,中国金融开放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有深化潜力。根据国际金融开放指数等权威数据,中国在金融业营商环境、服务限制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资本账户开放存在提升空间。国际成熟金融市场的开放经验为中国提供镜鉴:一是可适当借鉴美国在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资本流动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金融制度输出与主导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的经验,同步探索在金融主权和国家安全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二是可借鉴日本在渐进式开放、制度设计与经济基本面适配性、离岸市场建设等关键经验,并注意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设计,警惕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可能引发的风险。
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新体系应对新局势:基于国内外三大新局、国际经验借鉴以及中国金融开放的历史逻辑和政策演进,“十五五”期间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或将锚定“三个更”的建设目标:(1)更好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更有效统筹国内外金融资源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3)更系统防范科技安全隐患与新型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新路径。
“十五五”时期金融开放将呈现以下新特征:
对内重点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海南自贸港两大功能性开放平台以塑造区域特色。
第一,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金融开放枢纽门户+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和风险管理双中心”。以“提升能级”为关键词,主攻制度开放和功能创新。一是构建高标准制度型开放体系。二是提高对“全球南方”国家的服务能力,拓展跨境人民币金融与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三是推进数字金融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力,构建技术赋能与可持续相融合的现代金融生态。第二,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为“中国境内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辐射亚洲的跨境投资枢纽”。一是依托“境外—海南自贸账户—境内”的资金跨境通道,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打造中国境内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二是基于企业所得税及境外收入免税等优惠政策,加快“企业出海-投资收益回流”、合格境外合伙人投资便利化等应用场景落地,打造辐射亚洲的跨境投资枢纽。
对外依托高标准经贸合作机制深化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合作,以塑造“南向深化”的对外布局特色。
第一,面向“全球南方”打造金融领域全方位互联互通体系。完善区域性货币合作体系,激发“金砖国家”机制对金融发展和安全的保障,以加快建设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为重要抓手推动共建联合融资发展和金融安全保障平台,推动南南跨境投资规则衔接,针对南方国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机构跨境双向投资经营,强化金融监管合作。第二,依托现有高标准区域合作机制打造金融协同发展新格局。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协定3.0版、“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系统推进区域自贸协定从传统关税减让向现代经贸规则转型,重点突破金融开放深层次制度安排,构建区域货币稳定机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施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改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跨境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