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建筑材料行业跟踪周报:内需方向或需要更加重视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建筑材料行业跟踪周报:内需方向或需要更加重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本周(2025.9.1–2025.9.5,下同):本周建筑材料板块(SW)涨跌幅-2.79%,同期沪深300、万得全A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81%、-1.37%,超额收益分别为-1.98%、-1.41%。
大宗建材基本面与高频数据:(1)水泥:本周全国高标水泥市场价格为342.7元/吨,较上周-1.7元/吨,较2024年同期-40.0元/吨。较上周价格持平的地区:泛京津冀地区、两广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较上周价格上涨的地区:西南地区(+12.0元/吨);较上周价格下跌的地区:长三角地区(-20.0元/吨)、长江流域地区(-11.4元/吨)、华东地区(-11.4元/吨)、中南地区(-1.7元/吨)。本周全国样本企业平均水泥库位为64.1%,较上周+0.4pct,较2024年同期-1.7pct。全国样本企业平均水泥出货率(日发货率/在产产能)为45.7%,较上周+0.1pct,较2024年同期-5.3pct。(2)玻璃:卓创资讯统计的全国浮法白玻原片平均价格为1193.0元/吨,较上周+3.3元/吨,较2024年同期-147.2元/吨。卓创资讯统计的全国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为5604万重箱,较上周+50万重箱,较2024年同期-692万重箱。(3)玻纤:本周国内无碱粗纱市场价格延续稳定走势,月初部分厂存价格提涨计划,但尚需跟进最新价格动态。截至9月4日,国内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3100-3700元/吨不等,成交价格较前期基本持平,全国企业报价均价维持3521.25元/吨,主流含税送到,较上一周均价(3521.25)持平,同比下跌4.25%;本周电子纱市场主流产品G75各厂报价整体暂稳运行,月初市场尚处价格商谈阶段,传统G75市场需求恢复较慢,部分大厂电子布库存压力尚存。本周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300-9200元/吨不等,较上一周均价基本持平;7628电子布报价维持3.6-4.2元/米不等,成交按量可谈。
周观点:(1)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叠加韧性通胀,衰退交易开始浮现。相反,国内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部分产品价格已经启动,PPI表现或超预期。叠加十五五规划亮相和年底经济工作会议,需求面也可能有更乐观的情绪。硅料的政策执行力度值得信赖,其他上游原材料也将获得更大的推动力。随着水泥、玻璃涨价逐渐落地,我们推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天山股份、旗滨集团等。其次是消费建材,零售端调整逐渐显现成效,下半年有望陆续出现增速拐点,推荐箭牌卫浴、东鹏控股、欧派家居、奥普科技、北新建材、伟星新材、东方雨虹、坚朗五金等。最后建议关注低估值的港股建筑央企。(2)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市场更加关注主业产品具备较强科技属性的公司,但是大幅波动的节奏需要注意,例如中材科技、宏和科技等玻纤企业受益于AIDC产业PCB的技术升级,上海港湾受益于商业卫星的加速发射和技术升级,鸿路钢构受益于钢结构焊接机器人的渗透率提升,萤石网络受益于AI端侧模型的进步。(3)美国的贸易壁垒逐渐稳定,美国市场敞口风险可控,受益于美欧等国财政扩张的板块值得关注,例如圣晖集成、亚翔集成、中国巨石、长海股份等。但是,中美持续脱钩的长期趋势下,出海企业还是将更多资源投向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其他市场。而且美元降息趋势下,非美国家经济建设有望进入快车道。综合新兴国家收入占比以及本土化的能力和技术实力,推荐上海港湾、科达制造、中材国际、中国交建、米奥会展(与中小盘共同覆盖)。(4)地产链出清已近尾声,供给格局大幅改善。长期估值已处低位,因此不少公司即使下调业绩,但股价已经不再下跌。而个别零售型公司开始展现出业务亮点,例如三棵树、箭牌家居。随着城市更新和好房子政策的推进,零售品类的触底回升将更加明显,建议关注三棵树、箭牌家居、公牛集团、北新建材、伟星新材、欧派家居、兔宝宝、奥普科技、欧普照明、江河集团等。
大宗建材方面:
1、玻纤:(1)我们认为中期粗纱盈利有望重回改善趋势。当前行业盈利仍处低位,一季度以来行业之中前期推迟点火的生产线陆续投产,叠加关税战下出口需求阶段性受冲击,行业库存逐步积累,粗纱低端产品价格松动,而中高端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我们认为粗纱中期供给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此次行业联合骨干企业的反内卷倡议说明行业稳价共识的进一步强化,有望推动当前竞争较激烈的品类价格企稳回升。中期来看,粗纱产品的资本开支已经大幅收缩,下游需求有韧性,随着前期新增产能消化,供需平衡改善,行业盈利有望延续稳中改善的态势。(2)普通电子布下游景气度提升,而行业盈利仍处低位,新增供给有限,我们认为供给或呈现趋紧态势,有望推动价格进一步回升。(3)中长期落后产能出清、玻纤成本的下降也为新应用的拓展和渗透率的提升提供催化剂,随着风电、新能源车等领域用量持续增长,光伏组件边框等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行业容量有望持续增长,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龙头提升壁垒,盈利稳定性也将增强。(4)AI应用下电子玻纤布产品升级趋势明确,以Low-Dk、Low-CTE为代表的特种玻纤/电子布高端产品渗透率加速提升且有望持续迭代,需求潜力大、价值量有望大幅增长。我们认为特种玻纤较普通玻纤其配方、工艺壁垒更高,国内发展起步晚,进入门槛高,叠加下游应用迭代速度快,供给瓶颈短期难以完全打破,有望保持高盈利。随着国内龙头企业技术进步,二代Low-DK、Q布等高端产品推动加速测试验证和产能扩大,中长期在全球供应中份额有望加速提升。三四季度有望开启关键的由验证步入量产扩大的窗口期。(5)玻纤行业新增供给压力逐步消化,行业价格竞争缓和,粗纱价格有望企稳改善,电子布价格在下游景气带动下有望进一步回升,龙头企业积极开拓低介电等新兴产品,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推荐中国巨石,建议关注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宏和科技、国际复材等。
2、水泥:(1)九月初,受市场资金偏紧和部分地区环保管控影响,整体水泥需求环比改善尚不明显,全国重点地区水泥平均出货率微幅提升0.1个百分点。价格方面,由于长三角和湖南地区水泥价格上涨后出现回撤,导致全国水泥价格出现震荡下行。鉴于大部分地区仍在积极推动水泥价格恢复,预计后期价格将继续呈现震荡调整格局。(2)行业供给自律共识有望进一步强化,全年盈利中枢有望好于去年。尽管Q2因需求波动或错峰执行问题供需阶段性失衡、价格出现回落,但今年行业在主导企业引领下维护利润的意愿显著增强,我们认为供需再平衡时间仍然会明显好于去年,短期天气等因素导致需求季节性修复缓慢,影响了涨价落地,但随着区域错峰力度加强,预期后续旺季价格仍有可观反弹空间。(3)板块市净率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产业政策落地有望推动盈利持续修复、估值回升。水泥企业市净率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分红比例提升。行业景气低位为进一步的整合带来机遇。产能产量管控政策有望逐步落实,有望推动僵尸产能退出,改善产能严重过剩区域的供给矛盾。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对供给的约束趋严有望加速过剩产能出清和行业整合。(4)龙头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凸显,中长期有望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推荐全国和区域性龙头企业:华新水泥(国内改善+非洲并购提产)、海螺水泥(全国龙头)、上峰水泥(新经济产业投资贡献增量)、冀东水泥(东北区域整合),建议关注天山股份、塔牌集团等。
3、玻璃:短期行业供需呈现僵持状态,在高厂商库存、弱需求预期以及投机性库存释放压力下,浮法玻璃价格弱势震荡。中期供给侧的出清有望持续,可关注反内卷政策导向下产业政策或行业自律措施对过剩产能退出的潜在影响,我们认为供给收缩幅度以及需求的韧性将决定后续价格反弹持续性和空间。浮法玻璃龙头享有硅砂等资源等中长期成本优势,享受超额利润,有望受益于行业产能的出清,光伏玻璃等多元业务也将贡献潜在盈利弹性,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南玻A等。
4、装修建材方面:关税和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扩内需预期增强,此前政府工作报告强化了促内需和消费的政策预期,对地产继续延续“稳楼市”、“止跌回稳”的基调,后续政策有望不断出台和推进。24年两新政策对家居建材消费拉动效果明显,25年以旧换新政策有望进一步扩大加码,家居建材消费需求有望持续释放。今年以来多个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后续叠加国补持续落地和消费者信心回暖,家居建材需求景气改善预期加强,多数估值处于底部区间的板块龙头公司估值有望修复。当前行业底部修复特征更加明显,多数公司利润目标强化,少数公司选择进攻打法,信心恢复有待政策和阶段经营效果的信号;国补对装修消费有明显拉动的效果,25年各地的政策继续扩大品类范围,龙头企业也有更充分的准备。同时龙头公司积极探索新模式或延伸产业链,包括渠道和品类融合、提升效率,加强定价权等。投资建议:(1)扩张增长意愿强的部分龙头企业,例如北新建材等,建议关注三棵树。(2)受益国补政策、渠道&品类融合优势明显的细分龙头,建议关注欧派家居、箭牌家居、东鹏控股、慕思股份等。(3)竞争格局优、业绩增长稳健、股息率相对较高的细分龙头,例如兔宝宝、奥普科技、伟星新材等。
风险提示:地产信用风险失控、政策定力超预期。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南 玻A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