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中航高科点评报告:业务规模稳步扩张,全年任务有望完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航高科(600862)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同比上升7.87%;实现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上升0.24%。
25H1业绩符合预期,全年任务有望顺利完成: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同比上升7.87%;实现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上升0.24%,经营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Q2业绩环比有一定季节性波动:25Q2营收13.46亿元(YoY+9.47%,QoQ-3.95%),归母净利2.47亿元(YoY-2.12%,QoQ-30.91%),环比净利润下降明显,主要系Q2毛利率环比下降,或为季节性波动。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营收58亿元,利润总额13.63亿元,25H1已分别完成全年经营工作目标的47.37%和53.27%,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费用控制良好,强化研发能力建设:公司25H1毛利率37.8%,同比提高0.5pct,其中Q2毛利率34.2%,同比上涨1.2pct。公司期间费用率9.5%,同比上升1.0pct,主因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1.0pct。公司持续强化研发投入力度,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分业务业绩向好,航空新材料稳定交付:
航空新材料业务营收27.17亿元(YoY+7.89%),系主要预浸料产品交付增长所致,归母净利润6.44亿元(YoY+1.75%)。中航工业复材型号任务高质量完成,并保障民机及发动机的研制和按期交付,25H1收入26.27亿元(YoY+9.41%),净利润6.31亿元(YoY+1.99%);优材百慕积极拓展国内外民航市场布局,完成多个型号飞机刹车零部件的取证,推进ARJ21-700飞机刹车装置的装机试用。25H1实现营业收入0.90亿元(YoY-23.09%),净利润0.15亿元(YoY+1.13%)。
航空先进制造产业化业务正在调整和转型,营收0.29亿元(YoY+60.5%),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实现同比减亏。
订单持续交付,业务规模稳步扩张:公司应收票据及账款42.4亿元,较期初增长15.5%,特点是季节波动较大,四季度回款明显。同期公司存货12.8亿元,较期初仅增长0.3%,但其中的原材料和在产品较期初分别增长16.3%和12.8%,或因为完成下游需求备货所致。此外合同负债0.79亿元,同比减少53.0%,或因年初的下游订单逐步交付,转为收入所致。
优化产能战略布局,积极扩产稳交付。公司生产资源储备充足,当前有多项在建扩产项目。先进航空预浸料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并进入试运营,投产后将提升树脂、预浸料等航空复合材料产能。碳材料制品生产线已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可进一步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碳材料制品的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公司正积极推进商用发动机零组件、通用航空装备复合材料及制品产业能力布局,建成后将为民航业务持续拓展提供产能保障: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构件项目已完成部分前期工作、航空发动机用树脂基复材零组件项目已完成部分招标和基建。
股份回购正在进行,股权激励实施在即:公司4月25日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1-2亿元进行股份回购,并将其全部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截7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192.58万股,使用资金4995.88万元,实施进度已至约25-50%。公司股权激励箭在弦上,实施后有望提升核心骨干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作为目前中国航空工业领域唯一专业从事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化的单位,公司涉足关键型号的研制和交付,核心卡位优势明显。同时,公司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度参与引领通航复合材料发展,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清晰。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5/15.17/17.77亿元,EPS分别为0.94/1.09/1.2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24/20倍,公司业绩稳中向好,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