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人形机器人月报:技术场景双突破,头部订单激活产业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航机器人——投资观点
产业在新技术应用、场景落地、行业标准等多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机器人指数(884218)7月1日至7月31日区间涨幅约5.4%,板块维持震荡攀升态势,细分赛道轮番表现。从中长期维度看,行业潜在市场成长空间较大,属于“长坡厚雪”的新质生产力赛道,需要坚持重点跟踪、长期配置策略。2025年7月,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1)国地中心发布了青龙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2)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合作倡议书》;3)上纬新材公告智元机器人拟收购其至少63.62%股份;4)优必选中标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订单。
软件端:上海出台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上海市政府办公厅8月6日正式出台《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快构建具身智能全链条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推动智能芯片、算法框架、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的自主可控。
零部件端:腱绳方面聚四氟乙烯套管引起关注。腱绳在套管中容易产生较高的热量,聚四氟乙烯套管降低了滑动摩擦产生的热量。当前的解决方案中可能包括使用高强纤维对其基体进行增强,或者使用金属丝来提升其机械负荷等。
材料端:金属注射成型(MIM)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部件;氮化镓半导体驱动机器人性能跃迁。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精密部件具备尺寸小,结构复杂等特点,使用MIM成型相较于传统CNC工艺更为实用;相较于传统的硅基芯片,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凭借其在高频、高能效、耐高压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成为了解决机器人关节驱动精度、功率密度及散热难题的关键所在。
应用端:国产具身大模型首次获得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兵器工业集团装备体系演练引发陆域无人装备关注。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2(爱宝)将首次进驻东风柳汽汽车工厂,实现汽车制造领域国产具身大模型的首次全场景验证;兵器工业集团举行了军贸陆域无人与反无人作战体系的攻防演练,按照OODA全作战要素展示了在无人与反无人领域的新质作战力量与作战方式。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大趋势启动时刻,我们建议关注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1)T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等;2)华为链:埃夫特、亿嘉和、柯力传感、兆威机电等。3)宇树链: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4)Figure链: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5)1X:中坚科技等。6)细分环节领先布局企业:索辰科技、汉威科技、凌云光、奥飞娱乐、福莱新材、鑫宏业、南山智尚、信捷电气、国茂股份等。
风险提示:AI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国产化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