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高质量发展孕育“创新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5年8月13日,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随后两日站稳3700点整数关口,截至2025年8月15日,指数年涨幅达10.29%,跑赢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今年4月7日以来,市场在经历关税政策冲击后的这轮回升持续性强、稳定程度高,已经走出“慢牛”格局。我们认为,本轮“慢牛”正是宏观政策、资本市场政策、资金结构和科技产业的四重创新趋势的叠加,本轮“慢牛”实质上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所孕育的“创新牛”。
跟随政策导向,2024年6月开始,我们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科特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并坚定认为科技板块的行情有一定的持续性。2025年,“科特估”已见成效,科技板块成为资金主攻方向,截至8月15日,科创综指年内涨幅27.21%,显著跑赢沪深300(+6.80%)。估值体系重构尤为显著,科创板动态PE从2024年的45倍修复至2025年的65倍,接近纳斯达克科技股估值水平,“科特估”逐步得到市场验证。整体来看,与2024年初提重塑“科特估”时期相比,无论是从科技板块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市值还是各行业估值整体水平都实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硬科技”板块的提升更加明显,说明“科特估”重塑估值体系成效显著。未来,“科特估”体系也将继续坚持创新改革、完善标准、拓宽渠道,孵化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企业,为创新企业提供成长的土壤,为更加包容、更趋稳健的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提供新动能,进一步助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宏观政策创新: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逆周期调节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政府的政策调控持续创新,操作更加精细,在稳固经济大盘的同时以结构性工具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今年以来,为了实现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宏观领域政策积极创新。财政政策工具方面,今年新增的“准财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强调结构优化与功能拓展,覆盖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外贸稳定等多元领域。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宏观环境稳定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供有力支持。
资本市场政策创新:制度重构与生态优化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拉开了本轮资本市场改革的序幕。在本轮市场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完善资本市场从上市、交易到退出和各项参与主体各方面的规则,另一方面注重提升企业科技含量,为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全链路的资金支持。资本市场的“科特估”体系重塑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科学合理的估值,为符合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转型方向、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需求、顶尖科技发展方向的企业赋予更多的价值。
资金结构创新:长期活水成为增量资金
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给A股市场带来了大量的长线增量资金。今年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态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按照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规则要求来看,后续资金进场有望进入加速期。在“国家战略资金”、保险资金和公募机构资金的共同作用下,长线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稳定器。
科技产业创新:国产科技产业趋势突破
在宏观政策工具与内容不断创新的协同效应下,财政政策资本金和货币政策配套的资金支持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目前,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等各产业链均在全球技术专利、产品销量、设计标准等方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为科技产业国际化做出全球化的规范表率。2025年伊始,DeepSeek带来了大模型的效率革命,中国科技稳定向外共享技术、训练模式和输出产品,龙头企业的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高端科技产业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
四重“创新”带来流动性和估值的双重改善
2025年的“创新牛”本质是政策引导下资本定价后产业落地的正向循环。宏观政策通过财政货币工具锚定产业方向,资本市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价值发现,增量资金提供流动性支撑,最终产业趋势通过技术突破兑现盈利。当前,这一闭环仍在强化:宏观政策的落地仍在进程中、“科特估”体系在逐步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将逐年完成指标要求、技术国产化盈利尚未完全释放潜力。
当前,市场的流动性和估值已有改善,随着2025年8月13日A股成交额再次突破2万亿元,成交额持续抬升的过程中市场仍在向上突破,呈现交易结构和情绪的正向循环。融资余额超过2万亿创历史新高,保险资金持续举牌仍在增持金融股,在市场情绪持续向好、增量资金持续入场和科技产业创新持续突破的背景下,“创新牛”的初期,市场风格大概率沿着长线资金偏好的金融板块和科技产业有趋势的板块的机器人、海内外算力、创新药等方向继续延伸。未来随着AI+的应用场景落地,科技产业发展进一步带动需求回升,价格和企业盈利回升趋势明确后,“创新牛”有望从金融结构性行情演变为全面牛市。
风险提示:企业盈利上行幅度不及预期;外需超预期下行;结构化行情演绎趋向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