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银行行业点评报告:财政贴息修复量价险,国股行红利属性强化

来源:开源证券 作者:刘呈祥,丁黄石 2025-08-14 17:1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银行行业点评报告:财政贴息修复量价险,国股行红利属性强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价格敏感性客户消费意愿提升
8月12日,财政部、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服务业经营主体两项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此次方案为前期扩内需政策的延续,2025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首次提及对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7月31日国常会正式部署了两项贴息政策。政策出台后,一方面其可视作消费信贷特殊国补,以财政金融联动方式,直接降低居民消费和企业经营的融资成本,从供给端需求两端同时激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政策精准灌溉,仅惠及真实需求客户,贴息部分在银行收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资金直接惠及消费者,降低客户实际利率同时抑制储蓄行为,充分释放价格敏感性客户消费意愿并提升市场活力。
两项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广泛,政策差异突显普惠、普适性
两项政策贴息资金均由各级财政承担(中央90%、地方10%),同时政策细节亦具差异。第一、支持范围方面消费信贷不含信用卡,单笔5万元以下限额内均可享受贴息,5万元以上政策仅支持家用汽车、养老生育等重点领域,而服务业贴息对象包括餐饮旅游等8类经营主体,但二者共同涵盖了绝大部分个人消费及服务业主体的信贷需求;第二、政策实施期限均不超过1年,其中消费贷贴息于9月1日起实施,但二者均有延期可能;第三、贴息比例均为1%,但消费贷不得超过合同利率的50%;第四、二者均有贴息限额,其中服务业单户享受贴息规模上限为1万元,消费贷借款人在单家机构享受贴息上限为3000元(单笔5万元以下部分上限为1000元),具有多次消费需求的客户可向多家机构申请叠加额度;第五、服务业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但可与地方财政贴息叠加(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水平),消费贷政策叠加尚虽未明确;第六、经办机构层面,消费贷包含6家国有行,12家股份行及5家其他消费贷款发放机构,服务业为21家全国性银行。
政策防止内卷性竞争,兼顾银行息差稳定及零售风险状况
前期银行消费贷价格战加剧了银行息差压力,银行价格端对客户予以让利,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降至2.8%。而此次贴息政策银行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贴息资金(服务业经营者已付利息将直接返还),避免了银行内卷性竞争同时未影响银行贷款端收益率,对息差予以呵护。此外价格端维稳使得银行无需通过信用下沉+高风险溢价方式寻求规模扩张,叠加增量信贷需求的真实性具有保障,资金违规挪用的现象将减少,零售信用风险或边际修复,同时贷款规模扩量亦贡献分母摊薄不良率整体水平。
政策引导释放真实信贷需求,此次贴息经办行均为全国性经营机构,兼具客户规模优势及完善的信息系统,可精准识别信贷资金流向,更利于政策有效传导。同时我们测算上市银行消费及经营贷占总贷款比重约12%,未来政策支持范围亦有扩容可能,结合行业数据,2024年末经营+消费(不含住房)贷合计45.2万亿元,假设每年新投放贷款占存量比重30%即13.6万亿,若全部符合贴息1%的要求,则对应财政开支约1360亿(实际或不到),故1年的财政投入即可带动百倍的信贷增长,财政资金对信贷的撬动效应突显。
投资建议:量增价稳+信用成本改善,红利属性强化下股息逻辑仍可延续财政贴息直接惠及消费者及服务经营主体,对银行信贷增长及息差稳定均予以呵护,避免银行价格战下的内卷式竞争,助力行业发展趋于良性。政策到期后存延期扩容可能性,未来亦或呈现中央财政支持全国性银行,各地财政支持地方性银行的局面,更利于重点区域企业活力及消费需求的释放。投资端而言,阶段性利好国股行,尤其是具有较好零售客群基础的全国性银行,在维持3%信贷利率隐性下限的同时,吸收了原本地方性银行潜在的信贷需求,助力消费信贷量增价稳,同时零售风险改善将降低信用成本,红利逻辑驱动的行情或受此强化,推荐中信银行,受益标的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建设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