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中国电子:CoreWeave抢跑GB300商用部署,收购Core Scientific强化电力资源掌控

来源:海通国际 作者:姚书桥,吴叡霖 2025-07-11 18:5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中国电子:CoreWeave抢跑GB300商用部署,收购Core Scientific强化电力资源掌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2025年7月,CoreWeave宣布成为全球首家商用部署NVIDIA GB300NVL72平台的云厂商。本次部署采用整架集成方案,由Dell提供PowerEdge XE9712预装服务器,Switch提供高功率数据中心托管,Vertiv提供液冷系统,整机配置包括72张Blackwell Ultra GPU、36颗Grace CPU、36片BlueField-3DPU。整个系统支持液冷散热,推理峰值性能达1.1ExaFLOPS,训练能力0.36ExaFLOPS,相较前代提升达50%,并在功耗与带宽方面有数倍改进。
点评:
GB300NVL72整机架构采用72张B200Blackwell Ultra GPU,配合Grace CPU与DPU构成三层协同结构:
GPU层:72张GPU支持第五代NVLink、总带宽达130TB/s,显存高达21TB;
DPU层:搭载BlueField-3,支持每节点200Gb/s InfiniBand网络,实现RDMA高速互通;
系统集成:Dell预装整机,支持液冷功耗管理与高密度部署,Switch提供单机架最高2MW容量,部署效率显著提升。
CoreWeave还整合Weights&Biases平台,实现模型训练与部署监控的数据闭环优化,为开发者提供更高集成度的AI DevOps工具链。
CoreWeave此次“首发+整合+规模”的组合拳,不只是技术表态,更是运营模式的转折点:
1.资本与交付周期的背离正在加剧:GB200尚未广泛商用,GB300已火速登场。云厂商若要持续保持领先,必须压缩财务摊销周期,核心在于如何快速回收客户预付或签订长期算力合同。CoreWeave通过绑定OpenAI、Google等头部客户,提前锁定流量入口,是其维持现金流正循环的关键。
2.数据中心控制权成为护城河:为支持更大规模部署,CoreWeave宣布斥资90亿美元收购矿业数据中心商Core Scientific。这不仅减少对第三方IDC的依赖,还显著降低边际部署成本,构筑AI云厂商中罕见的基础设施整合力。
3.Neocloud阵营正迅速分化:与传统CSP相比,CoreWeave代表的新一代GPU云厂商在部署速度与软硬解耦能力上远超AWS/Azure,但也面临“无SaaS、无生态”的短板。因此,其核心竞争力将更依赖算力兑现力与客户粘性,而非广义平台扩展。
CoreWeave收购Core Scientific,强化电力资源掌控,构建AI基础设施垂直闭环。收购Core Scientific后,获取超1.3GW电力资源,强化其AI云基础设施布局。长期来看该收购有望带来每年约5亿美元的运营成本节约,避免未来100亿美元租赁支出,成为其在GPU快速迭代周期下掌控成本与部署节奏的关键一环。通过本次并购,CoreWeave正由租赁型Neocloud转型为掌控上游资产的垂直整合平台。
我们认为,CoreWeave此次目标直指AI云基础设施的头部客户。其已与OpenAI、Google等达成合作,客户阵营不断扩展;若能持续兑现算力交付能力,有望跃升为Neocloud阵营中最具代表性的厂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GB300仍沿用BIANCA主板,而在功耗显著提升后已逼近其设计极限,CSP端的实际良率与系统稳定性仍存在不确定性,需持续观察后续运行表现。
风险提示:1)AI需求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环境干扰供应链;3)AI数据中心建造放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