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或是本轮军工周期最后一波利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全年观点请关注2025年军工投资策略《今朝更好看》。
一、最后的利空,未来的二重奏截至2025年4月18日,共计220家企业公布2024年业绩预告、快报或正式年报,净利润增速下限中位数为-38.26%,增速上限中位数为-27.34%;共计27家企业公布了2025年Q1业绩预告、快报,净利润大部分实现了大幅增长,净利润增速下限中位数为76%,增速上限中位数为100%。
从当前结果看,2024年军工产业订单延期、降价等诸多利空导致部分企业业绩承压落地,悲观情绪得到一定程度释放。进入到2025年,前期受影响的延迟订单,正在收官之年得到补偿。从订单修复节奏看,近期三角防务、中航重机、国科军工、大立科技、光威复材、光启科技、航宇科技等公告大额订单,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一些积极订单修复的积极信号。
随着4月底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或许这将是本轮军工周期最后
一波利空,未来基本面和情绪面将不断修复。年初以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深海科技、大飞机、军事智能化等主题高度活跃。我们认为,这些大军工新域新质主题仍将会不断深化、反复演绎;同时,伴随着军工基本面有望迎来持续回暖,主题活跃+业绩提振,将构成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二重奏,共同推动军工整体行情的再次到来。
二、美国“关税战”下的军工演绎上周以来,美国“关税战”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此外美国国防部已于4月7日提出了高达1万亿美元的2026财年国防预算方案,较2025年增长12%,创历史新高。面对不确定性,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2025年我国对国防的支持力度依旧维持在高位,2025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为17846.65亿元,增长7.2%,增幅与2023年与2024年持平,我国国防支持力度(军费增速与公共财政支出差值)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
我们认为美国“关税战”以及持续的军费投入背后,仍然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新质生产力、新质战斗力有望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自主可控领域或将加速形成。
1、军事无人化、智能化,未来战场核心竞争力
美国此次历史新高的国防预算,再次把重点布局落在了AI军事化能力建设上。近年来,无人化智能化装备技术越来越多的出现于战场,并运用于个作战空间和作战领域,无人化作战、网电作战、空间对抗、全球监视与打击和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等新型力量体系均带有智能化作战力量的显特征。随着自主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大量运用,无人化智能化装备技赋予作战体系具备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指挥决策和自主化行动能力,从而产生能够自主和协同完成进攻与防御作战任务的装备技术,正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今后一个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势与重点。智能化装备、无人化系统等新兴装备,作为具备改变未来战争规则潜力的颠覆性科技装备,已成为国家间军事博弈的重要力量,可以预想将会迎来一波智能化与无人化的军事需求革新,以及随之而来的军工产业变革。
2、新一代武器装备有望加速落地,战略武器装备有望迎来发展
在美国“关税战”博弈的背后,军事科技的博弈也将更加激烈,可以看到,美国在此次国防预算支出的重点方向,再次瞄向了核威慑的方向。在“逆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各国的安全格局正在直转急下,大国间的军事博弈也将更加激烈,叠加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的背景下。也将战场环境从局部战争拉向全面战争爆发概率明显增大。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全球各国在战略性武器和战略性装备的储备有望继续加强。而新一代武器装备的加速落地,将成为未来战场胜负的关键手。可以看到的是,从2024年以来,我国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发脚步正在不断加速,“六代机”、057型驱逐舰的亮相,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正在加速发展,在“十四五”武器装备大发展之后,“十五五”期间,新一代武器装备正在加速落地,进入新的“批产”阶段。为维持全球大国间的军事博弈,战略武器储备将成为各国保证不发生实质性军事对抗的关键底牌。尤其是在战略战术打击领域,高超声速与瞬时打击高超声速武器投入应用,高超声速战略威慑升级更将是各国未来发展重点。
3、国防安全走向深海,增强深海军事存在,扩大海底监测网络深海作为国家战略新疆域,其安全与资源开发能力直接关系海洋强国建设。尤其是在以美推动“关税战”大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逐渐脱钩,远洋掌控能力将成为保证海洋资源、贸易渠道不被侵犯的重要力量。而随着国际深海竞争加剧,我国正构建“立体化、智能化、全域化”的深海安全与监测体系。在这一环境下,我国深海装备以及相关监测网络,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4、关税提升成本加速3D打印及回收料市场的发展
军工材料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阶段,“轻量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复合化、低成本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此次美国“关税战”背后正影响我国材料端的成本。因此为降低材料成本,有望加速我国在新材料制造工艺以及回收料在军工应用的发展。
5、高端军工电子及集成电路的自主可控加速,信创有望加速普及
2025关税风云再起,有望推动国产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产品的国产替代。2018年华为、中兴被美国制裁,美国加大对中国进出口限制,信创产业招投标数量迅速提升,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2023年党政信创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区县下沉落到实处,金融信创深入到核心业务系统,“2+8”引领下其他行业开始信创试点实施,信创产业进一步深入推进,逐步进入深化落地阶段。随着我国信创产品技术的不断追赶,国产替代逻辑将更加顺畅,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量机会。
6、商业航天加速打造空天一体化及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
全球卫星互联网方面,海外企业中的SpaceX与OneWeb公司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的规模较大,且进度较快,已经进入到了应用组网阶段,特别是SpaceX的Starlink,已累计发射超过8000颗。中美太空领域竞争正在不断加剧,虽然我国目前仍处于追赶状态,未来随着卫星互联网的逐步完善,将快速打造卫星空天一体化和多领域应用。
7、关税之下危机并存,大飞机自主可控加速
经计算,中国对美加征34%关税后,波音飞机综合税率升至39%以上,单机采购成本增加约32.5%。中美关税升级后,实质上波音已无采购性价比,而空客虽然由欧洲制造,但部分发动机仍来自美国,实际落地价格仍存悬念,C919由此备受关注,因而也在国际市场显现一定议价能力。目前C919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6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其供应链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点,此次关税风波后,势必将进一步加速国产大飞机自主可控步伐,届时在可靠供应链与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部组件加持下,国产大飞机将凭借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加速打开海外市场。
8、低空经济、机器人大力贡献内需,增强经济韧性
从2025年各地方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针对“低空经济”产业的规划也更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强调利用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优势打造“1+3+N”低空经济发展平台,推进低空经济体系建设。长三角产业集群中安徽省以侧重于低空经济场景探索,打造省级低空示范区。川渝产业集群积极布局成渝低空走廊建设。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已经成为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领域,正逐渐成为全国各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机器人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消费创造三重路径,正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关键动力。中美关税壁垒倒逼中国机器人产业加速向内需市场转型:一方面,国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场景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持续释放;另一方面,政策端密集出台支持措施,如北京千亿级基金、重庆具身智能机器人政策等,为产业突围提供了战略窗口。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创新支撑的协同机制,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AI驱动的自动化可以给中国经济一个推动力,根据采用的速度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每年基本可以增加0.8到1.4个百分点的GDP增长。
9、全球军贸逻辑加强,带来国防军工市场上限突破
美国关税覆盖之广、力度之大,将使得全球范围地缘政治局面不确定性加大,历史上,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全球贸易崩溃,直接催化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和二战爆发,逆全球化下,各国安全诉求进一步提升,全球军贸逻辑得到强化。对于我国而言,随着我国自身产品竞争优势与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之前国内产能倾向于解决内需的情况有望逐步改变,叠加部分国家的军贸出口萎缩导致其下游客户需求存在缺口、全球战争形态的演变等因素,我国军贸短期内有望持续增长,并在“十四五”末期由恢复式增长向供需共振驱动增长转变。
三、以市值管理手段应对市场冲击,助力军工板块强势表现
军工的独立行情,自主可控属性强,美国“关税战”冲击小。2018年中美博弈不断升级,军工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军工指数迎来了三年上涨123%的亮眼表现,大变局之中国防军工刚需属性将被不断强化;
从交易层面来看,3月底以来14个交易日内(截至4月18日),主要军工ETF基金份额增加12.25%(4月7日当天增加2.22%),年初至今已增长26.12%,充分体现出市场环境波动下,市场对于军工板块发展依旧充满信心;
稳定市场层面来看,近日市场大幅波动之下,军工央国企上市公司以及民参军上市公司积极采用市值管理举措应对冲击,预计更多公司将持续实施更多市值管理手段,如分红、增持、回购、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引入积极战略股东等。
具体分析可参考正文内容。
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值得重点关注:
①再度明确军队2025年与2027年目标,目前已进入收官冲刺的关键阶段,需求确定性较高;
②明确冲刺阶段进度与质量同等的重要性;
③强调低成本发展路子,重视经费使用精准度和效费比。有望分解到三个成本维度上:体系成本上,应用武器装备高低搭配、全域作战、以贱耗贵思路;全寿命周期成本上,将从研制、采购、维修全局视角出发降本增效;供应链成本上,将建立简洁高效的采购体系。
④2025年多个国防重大工程或项目有望提速实现落地。
四、2025年投资建议
新时代军工行业具有更优的资产质量、更新的景气赛道、更大的业务规模、更高的市场天花板,军工行业的估值体系也将进行重塑,享受更新更高的溢价。
整体节奏上,我们认为,“进二退一”或成为中长期常态,内部也将呈现出轮动与分化,短期急涨的子领域和个股或有波动风险,军工行业融资余额处于历史高位,也是造成波动的潜在因素。军工行业重回市场主舞台后,增量资金配置或将倾向于白马。
我们对军工行情的节奏判断如下:
①填洼地:前期超跌、悲观预期充分体现的领域,如军工电子、军工材料;
②塑权重:沪深300和A500等指数中的军工权重股;
③“双击”:待到“十四五”末订单和业绩的逐步兑现,以及“十五五”计划的逐步明朗,将带来业绩和估值的“双击”;
④行业特殊性溢价:并购重组、市值管理预期、地缘政治刺激、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等带来的行业溢价。
五、投资趋势和方向
①军工行业依然处于景气大周期;
②随着“十四五”进入攻坚阶段,“十五五”计划逐步明朗,行业将进入“V”字反转;
③关注无人装备、军事智能化、卫星互联网、电子对抗等新质新域的投资机会;
④关注低空经济、民机、商业航天、深海、军贸、信息安全等军民结合领域的“大军工”投资机会;
⑤关注军工行业并购潮下和市值管理要求下的投资机会。
六、建议关注:
军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
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无人机、发动机产业链相关标的,航发动力(发动机)、应流股份(叶片)、航天电子、航天彩虹(无人机)等。
低空经济:莱斯信息(空管系统)、四川九洲(空管系统)、中信海直(低空运营)。
航天防务(导弹及智能弹药)产业链:
航天电器(连接器)、航天南湖(防空预警雷达)、天奥电子(时频器件)、中兵红箭(特种装备)、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国科军工(导弹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成都华微、振华风光(模拟芯片)、国博电子(星载TR)、智明达(嵌入式系统)。
商业航天(卫星制造及卫星应用)产业链:
航天智装(星载IC)、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海格通信(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
船舶(深海)产业链: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海防(水声水下防务)。
军事智能化:
能科科技。
军工材料:
铂力特、超卓航科(增材制造);光威复材、中复神鹰(碳纤维复合材料);航材股份、钢研高纳、图南股份(高温合金);华秦科技、佳驰科技(隐身材料);菲利华(石英纤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