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机械行业周报:深海经济纳入国家战略,Optimus量产将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情回顾
过去一周(2025.3.17-2025.3.21),中信机械行业下跌0.15%,表现处于中上游,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6。具体来看,工程机械下跌2.82%,通用设备上涨0.34%,专用设备下跌0.14%,仪器仪表下跌1.65%,金属制品上涨0.02%,运输设备上涨2.15%。
深海科技纳入国家战略,地方政府相继响应有望加速产业化落地。中央层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驾齐驱,深海开发开始从科研探索转向产业化发展阶段。
地方层面,广东、上海和福建厦门等地方积极响应,将依托区域优势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1)上海:上海市海洋局将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上海市海洋观测网规划(2025-2035年)》,印发《关于推动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海洋局将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高地;聚焦海上新能源、深海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养殖等新兴领域;提升临港新片区、长兴岛“两核”发展能级和示范引领,其中,临港新片区聚焦“海洋+智能制造”,长兴岛聚焦船海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
2)广东: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居全国第二,海岛数量全国第三。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表示将壮大深海研究、海洋船舶、海工装备、绿色石化等领域竞争优势,加快打造海洋油气化工、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清洁能源、海洋旅游5个千亿级、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深海矿产、天然气水合物、海水制氢、海洋空天等具有引领性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此外,2月广东省发布《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培育壮大海洋产业链,支持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上风电、深海采矿、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等海洋新兴产业。
3)福建厦门:厦门正全力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并将组织实施《厦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涉海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到2035年,建成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展望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洋城市,成为世界一流港口、国际滨海旅游名城、“一带一路”海洋文化交流中心、区域性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全球海洋生态治理典范。
我们认为,深海科技纳入国家战略,上海、广东、福建等政府将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发展,包括深海装备制造、深海资源开发、海洋新基建等。建议关注海洋产业链相关标的,锡装股份、海油工程、时代电气、中海油服、杰瑞股份、纽威股份、中国船舶、中国动力等。
产业端催化不断,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国内来看,3月19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告,将发布里程碑式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格物”,构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智能体训练生态系统;此外,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放基金将发布,该基金将围绕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及细分主要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课题,将筛选部分优秀可落地的项目资助。
海外来看,3月份,奔驰与通用仿人机器人开发商Apptronik宣布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高科技机器人Apollo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目前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奔驰工厂用于将零部件搬运至生产线或进行质量检测等工作。3月22日,马斯克表明人形机器人Optimus已在位于弗里蒙特工厂的试产线上顺利完成制造,特斯拉2025年计划生产5000台Optimus机器人,并已订购足够的零部件以支持今年生产10000至12000台机器人的需求。
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AI端侧重要的应用,在政策和资金的助力下,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以及量产能力不断进步,有望逐步推进其在工业场景和生活场景应用拓展,商业化潜力巨大,持续看好产业链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1)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柳工、山推股份、恒立液压等;2)通用板块:叉车(安徽合力、杭叉集团)、机床(海天精工、纽威股份、华中数控等)、刀具(华锐精密、欧科亿、鼎泰高科等);3)人形机器人: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价值量高、国产化率低的环节,如总成(拓普集团、三花智控)、传感器(汉威科技、东华测试、华培动力、安培龙等)、减速器(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丰立智能、夏厦精密等)、丝杠(恒立液压、贝斯特等);电机(鸣志电器等)、设备(秦川机床、华辰装备、夏厦精密、日发精机等);4)3C板块:创世纪、博众精工、快克智能等;5)船舶: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6)核电:中核科技等;7)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8)深海科技:锡装股份、海油工程、时代电气、中海油服、杰瑞股份、纽威股份、中国船舶、中国动力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