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军工行业双周报:AI+国防,智胜未来的关键引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战争中作用日益凸显。俄乌冲突智能化作战主要体现在战略欺骗与认知对抗、分布式精确打击与智能弹药、无人机侦察攻击与OODA快速闭环等7方面。美国PalantirTechnology公司为乌克兰提供的软件MetaConstellation系统将战场透明度大幅提升,炮兵反应速度达到了分钟级别。人工智能技术在战场的广泛应用,大大削弱了冲突双方的实力差距,促使作战模式向扁平化、分散式和去中心化方向转变。
我国AI+军工正处于从技术单点突破到全面体系化应用的关键转型期,其中对于无人作战系统等方面的应用较为领先。由于军事装备的特殊性,面向民用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军事装备,需要国防工业部门牵头,结合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及电子等武器装备领域的特点,发展适用于国防科技领域的先进武器装备发展和装备制造能力提升的人工智能技术,保证国防科技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我们认为,我国AI+军工未来将形成以军工央企为主导,以各细分领域龙头民营科技企业为补充的发展模式。
AI+国防,智胜未来的关键引擎。根据MarketsandMarkets,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在军事市场规模为9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388亿美元,CAGR为33.3%。未来,AI向军事领域的渗透将由点及面迅速铺开,细分赛道增速可观。应用领域层面,考虑到应用的急迫性和可行性,我们认为AI+军工最先取得快速发展的领域包括:“智能+”现役装备、无人智能装备和智能作战系统人机协同、无人机协同作战。建议关注对标Palantir的华如科技;AI+军事应用的观想科技,以及AI特种芯片供应商紫光国微等。
军工央企跨集团整合再下一城,改革持续深化。暨“两车”和“两船”之后,央企跨集团整合仍在持续,兵器装备集团或将与东风汽车集团甚至可能的第三方央企集团进行商用车和军品业务的重构和资产重组,未来不排除更多的军工央企加入这一进程,相关央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关注“两会效应”,板块短期胜率高。短期看,首先,根据过去9次两会前军工指数的表现,两会前1个月军工指数取得正收益的次数为8次,平均收益6.2%,相对沪深300超额3.55%。“两会效应”有望持续发酵,并带动指数稳步走高,其中“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作为地方两会重要关键词,相关子板块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其次,暨“两车”和“两船”之后,军工央企跨集团整合再下一城,资本运作预期再起,央企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再次,当前军工板块估值分位数约为59.6%,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期看,行业订单渐行渐近,叠加25年高景气确定,强预期向强现实过渡,Q2行业β机会或再次凸显。长期看,首先,2027年建军百年近在咫尺,高景气有望延续;其次,外延并购+资产注入预期再起,资本运作将成为重要投资主线之一。
配置建议:
短景气将扭转+中景气无忧:紫光国微、楚江新材、航宇科技、菲利华、智明达、新劲刚;
短期变化积极+长景气持续:中国卫星、中航沈飞、航发动力、四川九洲、国睿科技、航天电子;
AI+军工:华如科技、观想科技、七一二
资本运作预期标的:航材股份、航发控制、乐凯新材等。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持续调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