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2023年中报点评:核电稳步发展,风光发电贡献增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中国核电(601985)
事件
公司8月31日公告,2023H1实现营收(362.98亿元,+4.99%),归母净利润(60.42亿元,+11.09%),毛利率(48.54%,-2.06pcts),净利率(29.84%,+1.3pcts)。202302实现营收(184.04亿元,同比+5.33%,环比+2.85%),归母净利润(30.19亿元,同比+18.25%,环比-0.13%),毛利率(47.27%,同比-2.51pcts,环比-2.58pcts),净利率(29.48%,同比+3.88pcts,环比-0.72pcts)。
抢抓机遇,核电、新能源发电以及敏捷端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公司是中核集团唯一进行核电开发与经营的主体,也是目前国内第二大核电运营主体。公司以电力销售为主营业务,包括核能发电,以及风、光等非核清洁能源发电,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在能源领域的发展方向,清洁低碳能源将成为增量主体,公司采取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以核电为主,新能源开发进行有效补充在开拓核电、风电和光伏等技术成熟的低碳、清洁能源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核能供热、供汽等核能多用途利用,以及钙钛矿等敏捷清洁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方位促进核电、新能源发电以及敏捷端三大产业协同赋能。另外,公司积极寻求海外能源市场突破机会,与国内外多家机构和企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核电稳定发展,新能源发电带动业绩提升
公司2023H1营业收入(362.98亿元,+4.99%)和归母净利润(60.42亿元,+11.09%)实现稳步增长,主要系新能源装机规模增加带来发电量同比增长62.01%毛利率(48.54%,-2.06pcts)有所下降,净利率(29.84%,+1.39pcts)回升至近五年高点,主要系公司开展多项降本节支措施,期间费用率(15.95%,-2.08pcts)下降所致
单看202302,公司实现营收184.04亿元(同比+5.33%,环比+2.85%6),相关研究报告归母净利润30.19亿元(同比+18.25%,环比-0.13%),业绩和盈利能力均大幅提高:毛利率47.27%(同比-2.51pcts环比-2.58pcts),净利率29.48%6(同比+3.88pcts,环比-0.72pcts
截至2023H1,公司累计发电量1008.2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6.86%,其中核电机组发电量90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7%,新能源发电量10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01%。截至2023年8月末,公司控股在运核电机组共25台,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开工机组13台,装机容量1513.50万千瓦;截至2023H1,公司新能源装机容量总计2241.82万千瓦,其中在运装机容量1445.21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796.61万千瓦,按行业来看风电651.89万千瓦,光伏1589.93万千瓦公司2023年以发电量2050亿千瓦时为目标,其中核电计划发电量1835亿千瓦时,新能源计划发电量215亿千瓦时,2023H1完成近一半的发电量计划。
从公司主要参控股子公司看,核能发电业务主要由杂山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福清核电站等承担、2023H1营业收入343.67亿元(+10.05%),争利润96.99亿元(+4.18%);新能源发电平台中核汇能,实现收入46.11亿元(+49.14%),净利润16.15亿元(+58.46%),公司在新能源领域2023年力争获取指标1000万千瓦,开工建设100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装机600万千瓦。按照全年17次大修的计划,2023H1公司所属运行核电厂完成11次大修,其中10次常规大修平均工期较2022年同期缩短3.35天,实现历史最优
实行精细化管理,费用端进一步下降
费用端来看,公司2023H1期间费用率15.95%(2.08pcts)明显下降,主要系公司通过全方位管理实现成本压降、跨电厂库存消纳。具体来看管理费用率(3.76%,-1.24pcts)有所下降,主要是核电项目前期开发费用同比减少;销售费用率(0.11%,+0.02pcts)保持稳定:财务贵用率(10.71%-0.48pcts)小幅波动,主要系汇兑损失增加;研发贵用率(1.37%,0.38pcts)下降主要是个别电厂研发项目支出减少。
2023H1公司新增发明专利126项,公司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应用基础科研+运维与在建工程科研+产业化科研”三大新领域、构建以中国核电本部为引导层、三大科研企业为主体层、电厂单位为支持层的“金字塔型”科技创新体系;同时,与研究型大学横向协作,在智慧核电、核能多用途、设备可靠性提升等领域与大学深度合作
应收账款回款将增厚业绩,大力投资核电、新能源机组建设
从资产负债端来看,公司2023H1应收账款202.87亿元,较2022年增加17.87%,主要系发电量增加带来应收电费余额增加,以及新能源规模增加带来应收电费补贴款增加:预付款项41.48亿元、较2022年增加18.47%,主要系预付的工程款和核燃料款增加;合同负债1.34亿元,较2022年增加41.21%,主要系新增技术服务收入合同预收款增加
从现金流量端来看,公司2023H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9.44亿元(同比+1.25%),主要系发电量增加,售电增加,收到售电款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9.02亿元(+46.79%),主要系核电机组和自建新能源机组基建投入增加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核电产业加速发展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之一,也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电力行业迅速发展,装机容量、发电量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国内目前是以媒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火力发电一直是我国电力主要来源,在我国双碳政策目标等能源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电力行业逐步向核电、风电、水电等绿色低碳方向转型,而核电作为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具有发电规模稳定、发电量大等优势,近年来核电发电量在各类电源发电量的比重逐步提高,市场需求旺盛。另外核能技术向供热、供汽、海水淡化、制氢等方面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行业市场空间
至2022年底,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3台,在建核电机组22台,在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领先;2022年,我国核电发电量达到4178亿千瓦时,比2021年同期上升了2.5%,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达到4.8%,较十年前的约2%有了大幅度提高;而至2023年H1,我国核电发电量达到2119亿干瓦时,同比增长6.5%,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08%。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将进一步加快增长,发电量将大幅增加,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1)公司作为我国核电主力企业,在积极开拓核电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行核能多用途利用,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海外市场的布局与突破,也将增厚公司利润
2)公司持续优化大修管理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缩短大修工期,提高发电水平,2023H1大修工期进一步缩短;
3)公司今年设立中核运维,将全力推行集约化改革,推动标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54.76亿元、822.23亿元、909.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11亿元、113.53亿元126.94亿元,EPS分别为0.56元、0.60元、0.6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3年9月5日收盘价7.28元,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13.00倍、12.13倍、10.87倍。
风险提示
电 价波动风险、核电政策调整风险、资产负债率较高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