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2023年中报点评:盈利性短期承压,不改未来成长潜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西部超导(688122)
业绩概要: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1.34%),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2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27.2%),对应EPS为0.65元。其中,公司Q2实现营收11.9亿元(同比-0.6%,环比+29%),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36.9%,环比+2.2%),单季度EPS为0.33元;
产业布局动态调整,第二、第三成长曲线实力渐显:2023H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34%,公司根据三个产品板块的外部需求动态变化进行了产业布局调整: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19.4%),一方面由于去年同期钛合金业务营收基数较高,另一方面Q2钛合金产品销量受到客户提货节奏影响;超导产品实现营收4.02亿(同比+60.9%),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营收2.83亿(同比+284%),产能投放叠加下游需求景气带动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产品步入全面放量新阶段;
技术研发持续推进,三大业务进展顺利:公司紧盯关键材料需求和新技术开展自主研发,上半年累积研发投入1.26亿元,持续以研发为基推动产品革新。2023H1三大业务板块均取得了较多的进展和成果:1)高端钛合金板块,公司发明的特种钛合金均质熔炼与成型技术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同时公司突破并掌握了钛合金超大规格锻坯工程化制备技术,并成功试制高温钛合金、紧固件涂层钛合金丝材等系列产品,钛合金产品的持续创新有助于巩固公司现有优势。2)超导产品板块,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市场需求景气度持续攀升,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超导材料及超导磁体研发生产基地已开始动工建设,预计2024H1实现投产,以满足MRI、MCZ、CRAFT项目等领域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业务进展方面,公司与晶盛机电等国内多家光伏硅片及拉晶炉制造企业签订了供货合同,打开了光伏领域MCZ的批量化生产进程;公司与应用单位继续合作研发全尺寸高速磁悬浮用超导磁体,并实现了批量化制造。3)高温合金板块,航空发动机领域需求持续旺盛,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牌号进展方面,公司通过了多个发动机型号工艺和质量评审,紧固件GH2123/GH4169小规格棒材产品工艺稳定性良好,同时公司新承担了多个新型发动机材料的研制任务,为未来的市场增量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构变化致上半年盈利性承压,Q2业绩保持环比增长:2023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2.3%(同比-9.55pcts),推测同比下滑较多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钛合金产品毛利占比下降对整体毛利率有所影响,销售净利率为20.5%(同比-6.32pcts),同比下降相对较小主要系投资收益增长和信用减值损失减少,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79%至841万元,主要系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增加较多,信用减值损失从去年同期的-2672万元减少至-541万元,原因为公司持有的应收票据到期收回。2023Q2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2%,单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9.0%(环比-7.46pcts),环比下滑较多主要由于钛合金产品销量受客户提货节奏影响而环比下滑,产品结构变化对销售毛利率造成影响,销售净利率为18.6%(环比-4.28pcts),环比下降较小主要系信用减值损失由负转正;
募投项目持续推进,中长期成长空间无虞:IPO项目“发动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粉末盘项目”已于2023年1月达到可使用状态。公司于2021年11月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0.13亿元,拟投入9.71亿元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项目规划于2024年年底建成后共计增加5050吨钛合金及1500吨高温合金年产能,拟投入4.74亿元于“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和“超导产业创新中心”,MRI用超导线材年产能预计于2023年年底建成后达到2000吨。待项目全面达产后,公司钛合金、超导线材、高温合金产品年产能将分别达到1万吨、2000吨和6000吨,规模和竞争力稳步提升下未来成长空间无虞;
投资建议:伴随着国内航空装备加速放量以及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趋势,航空新材料景气度持续维持高位,国内高端钛合金和高温合金将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规模化效应的提升而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三大业务持续放量,全年业绩表现出色,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0.6/65.5/82.5亿元,同比增长19.8%/29.3%/26.0%,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15.5/21.1亿元,同比增长3.4%/39.0%/36.0%,对应PE27X/19X/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抬升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及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