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北交所新能源车行业专题报告一:汽车热管理赛道:电车热泵标配化,汽车热管理行业放量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汽车热管理向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旨在实现整车能耗最优、提升安全性
本期是北交所新能源车专题第一期-汽车热管理赛道。汽车热管理旨在通过温控提高整车经济性和动力性,保证安全行驶。(1)座舱热管理:传统燃油车空调系统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四个部件构成;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主要分为PTC体系和热泵体系,其中热泵节能程度比PTC高,未来热泵空调预期逐步取代PTC,其冷媒或将向CO2转换。(2)动力系统热管理:发动机热管理是传统汽车热管理的重点,而对于新能源车来说,电池、电机电控均需要必要的温控措施。智能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经历多代革新,至2020年特斯拉在ModelY上采用“八通阀”技术的高集成度方案,首次打通了全部热源回路。未来高度集成化、智能化依旧是大势所趋,通过冷媒优化选择及形成规模化等措施,逐步降低成本是车企们下一阶段的目标。
疫情后汽车产业复苏在望,2025年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汽车热管理赛道增长逻辑可归纳为三方面:(a)单车价值量提升: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较传统燃油车新增电动压缩机、电池冷却器、PTC加热器或热泵等部件,前者核心产品价值量约6,410元,较后者的2,230元增长近2倍。(b)汽车消费复苏:2023年1-5月中国汽车销量达1061.65万辆(+11%),下半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有望在疫情影响逐步削弱的档口,延续上半年温和复苏趋势。(c)电车渗透率提升: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呈现“S”型向上波动趋势,至2023年5月达30%,同时从比亚迪、理想等新能源车厂6月销量数据也可以看出,整体市场迎来回暖。产业空间:根据我们测算,2022年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空间约902.9亿元(+17.5%),2025年有望达1235.6亿元,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空间有望从2022年的403.6亿元升至2025年的880.1亿元,CAGR接近30%。
热管理技术迭代打开蓝海市场,国内配套厂商争相布局
特斯拉和比亚迪已完成热管理系统集成化产业链布局;华为向阿维塔提供热管理集成化解决方案;其余车企采用传统商业模式,向Tier1热管理垂直细分技术领域供应商采购,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等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车热管理领域。
北交所和新三板中有6家汽车热管理公司,PETTM中值为10X
北交所企业分别为邦德股份(车后市场冷凝器细分龙头)、泰德股份(精密汽车轴承专精特新“小巨人”)、三祥科技(车用胶管及总成“小巨人”),2022年营收分别为3.38亿元(+46%)、2.56亿元(-9%)、7.25亿元(+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96万元(+114%)、1909万元(-39%)、6484万元(-20%)。
3家新三板企业分别为文昌科技(比亚迪空调压缩机涡旋盘主要供应商)、开特股份(专注车用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新富科技(新能源车电池用液冷管/板供货商),2022年分别营收2.10亿元(+75%)、5.15亿元(+35%)、4.64亿元(+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14万元(+275%)、7738万元(+68%)、3949万元(+21%)。截至7月9日,6家公司PETTM中值为10X,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产业复苏不达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