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完善一体化产能,加码N型技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天合光能(68859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0.5亿元,同比增长91.2%;实现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04.0%。23Q1实现营业收入213.2亿元,同比增长39.6%;实现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25.4%。
组件出货大幅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公司合计组件出货量为43.1GW,同比增长73.7%,组件单瓦盈利约0.085元,同比提升近0.02元/W。支架业务出货4.4GW,同比大幅增长144.4%。分布式系统、光伏支架合计贡献7.0亿净利润。全球储能出货量近2GWh,其中国内出货量超过1.5GWh。受2022年上游电芯价格高企、储能业务规模较小影响,以电站运营、储能为代表德智慧能源业务亏损约1.2亿元。参股内蒙通威二期、通合15GW硅片、15GW电池项目,合计贡献投资收益13.5亿元。此外,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3.6亿元、13.6亿元。23Q1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和销售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材料采购、物流运输等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产品综合成本下降。23Q1公司综合毛利率18.0%,同比提升4.4pp。
完善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加码N型硅棒、电池技术。2022年底公司拥有电池、组件产能分别为50GW、65GW。公司计划到2023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到50GW、75GW、95GW,其中TOPCon电池产能达到40GW。公司在青海投资建设35GWN型硅棒产能,2023年2月成功下线首根210+N型单晶硅棒。2022年12月,公司宿迁基地8GW210+N型i-TOPCon电池片成功下线。公司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布局N型硅片,加强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的同时,能够打通N型产业链,确保TOPCon型电池、组件顺利出货,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组件盈利能力。
储能业务发展迅猛,上游延伸布局电芯产能。公司实现了中国储能市场的巨大突破,成功交付国内单体800MWh储能项目,在英国等重点市场实现500MWh以上订单突破并持续出货,实现中国储能集成商国内第四、全球第六的市场格局。公司深入布局垂直一体化产业,合资10GWh电芯生产线及2GWh模组生产线正逐步建设达产;并加强投资长寿命、高安全的自研“天合芯”电芯及模组生产线。公司在安徽滁州和盐城大丰建设储能电池项目,将形成贯通储能电芯、PACK、簇到系统的供应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上游布局N型硅棒、切片完善垂直一体化产能,加码N型TOPCon技术,储能业务出货高增形成新增长点。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3亿元、107.7亿元、136.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倍、10倍、8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能投放或不及预期;美国、欧洲贸易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