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国内风电设备龙头供应商,“制造”+“零碳”双轮驱动增长。
公司系国内风电设备龙头供应商,布局风电场业务协同发展。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达81.66亿元,同比增长为1.42%,2018-2021三年CAGR为30.18%;归母净利润13.10亿元,同比增长24.76%,2018-2021三年CAGR为40.75%;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7.91亿元,同比下降27.30%;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62.75%;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80-6.50亿元。
大型化带动塔筒价值量提升,海风趋势下桩基导管架用量增长。
风电行业装机稳健增长,海上风电独立成长逻辑明确。2019-2021年我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分别达26.79GW、54.43GW、55.92GW,我们预期2022-2024年国内风电新增吊装容量有望达45.00GW、75.00GW、85.00GW,同比增长分别为-19.53%、66.67%、13.33%。风机大型化及海上风电的规模化带动塔筒桩基需求量增长,预计2026年全球、国内风电塔筒桩基市场规模将分别达1443亿元、797亿元,2022-2026年全球、国内风电塔筒桩基市场四年CAGR分别为11.34%、27.33%。
风电塔筒:陆上基地布局优势显著,加速海风产品布局打开新成长空间公司陆上塔筒市占率国内第一,现有风塔产能约90万吨,新建乾安、荆门、北海产能累计30万产能预计有望于22年底/23年初完成建设,2023年公司风电塔筒产能有望达120万吨。公司拟收购江苏长风加速海风产品布局,其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射阳、通州湾和广东陆丰,收购完成后可实现海上风塔相关产品产能共60万吨;射阳基地与德国海工基地建设进度稳步推进,至2025年海风产能有望达120万吨。
叶片+零碳:加速叶片产能扩张,“零碳+制造”双轮驱动效应显现公司叶片产能加速扩张,乾安、荆门、北海产能建成后有望实现年产能2000套。公司积极提升电站资产运营能力,2022Q1-Q3公司在营电站平均利用小时为1702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小时。截止2022Q3公司在建及获得指标共1.1GW;其中乌兰察布市兴和县500MW风电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公司在手电站并网容量达1.38GW,未来有望凭借电站开发“轻资产+高速滚动”模式改善现金流。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为国内风电设备龙头,制造+零碳双轮驱动公司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6亿元、17.02亿元、20.85亿元;22-24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85%;对应EPS分别为0.34元、0.94元、1.16元;对应PE分别为45、16、13倍。
我们选取海力风电、大金重工、恒润股份为行业可比公司,2023年行业平均PE为21X,综合考虑公司业绩成长性和安全边际,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PE估值21倍,对应当前市值有37%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