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环境低迷下Q1业绩承压,但制度创新战略不变,未来将继续受益。
投资要点业绩概览22Q1香港交易所实现营业收入46.9亿港元,同比下滑21%,环比下滑1%;归母净利润26.7亿港元,同比下跌31%,环比持平。分业务条线来看,22Q1现货、衍生品、商品、交易后业务、科技、公司项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4%/-8%/4%/-20%/11%/-126%,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9%/20%/8%/38%/6%/-2%。分收费模式来看,交易及交易系统使用费、联交所上市费、结算及交收费、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市场数据费、投资收益、其他同比增速分别为-20%/-5%/-20%/-35%/5%/-86%/1%,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1%/12%/26%/5%/6%/1%/9%。
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拖累交易类收入现货市场:22Q1现货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同比下跌32%,主要是因为在21Q1高基数以及年初至今低迷的市场环境下,22Q1联交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同比下跌36%,陆股通、港股通日均成交额分别同比下滑16%/42%,环比增速为-5%/27%。沪深港通收入6.4亿港元,同比减少13%,环比增长2%。互联互通收入较去年四季度保持稳健增长,未来仍将是公司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衍生品市场:22Q1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同比减少19%,期交所的衍生产品合约交易费同比小幅增长3%,系衍生品交易情况优于现货市场所致。22Q1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的日均成交额同比下滑22%,环比上升13%。期交所的衍生产品合约及联交所的股票期权合约日均成交张数小幅下跌5%,其中期交所的衍生产品合约同比增长20%,表现亮眼。
MSCI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交易活跃,日均合约张数较去年推出至年末期间增长86%至22Q1的21,468张,继续体现中国市场对外资强劲的吸引力。
新制度带来机遇,持续吸引优秀公司现货市场:22Q1港交所新上市公司共17家,募集总额为149亿港元,同比下滑89%,其中,48%的募资额来自新经济及生物公司。SPAC机制与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于22Q1正式生效,未来将持续吸引海内外优秀公司赴港上市,截至22Q1末共有157宗上市申请待处理,包括10家SPAC申请,项目储备充足。
衍生品市场:22Q1衍生品市场联交所上市费同比下跌14%,新上市衍生权证、牛熊证数量合计15,573只,同比下降11%,但环比仍然增长10%。
盈利预测及估值受市场环境影响,业绩短期承压。但港交所作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枢纽,将继续受益于制度改革创新。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12%/12%,对应EPS为10.16/11.34/12.70港元每股。给予公司2022年42倍PE,对应目标价426.7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互联互通改革及中概股回流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