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入股,一站式旅游休闲模式的引领者。天目湖旅游公司 1992年成立,2017年于上交所主板 A 股上市,主要从事旅游景区的开发管理和经营业务,深耕一站式旅游休闲模式,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最佳旅游度假目的地,在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①收入和归母净利:2021年业绩复苏态势良好,收入同比增长 11.9%至 4.19亿元,恢复至 19年同期 83%水平;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6.2%至 0.52亿元,为 19年同期的42%。1-3Q22受疫情反复影响,收入同比下降 23.6%至 2.4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94.3%至 0.02亿元。②业务结构:公司业务主要分为景区、酒店、旅行社、水世界、温泉五大版块。景区和酒店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1年各贡献 53.9%、29.6%收入。
疫情前公司毛利率保持 60%以上,景区业务毛利率 65%以上,受疫情影响毛利率下滑。21年景区、温泉业务毛利率有所回升,分别为 61.5%和 43.5%。
中短期疫情修复期待复苏,长期旅游品质化升级。①中短期:政府防控水平提升,9月国内疫苗接种率接近 90%,疫情对线下客流影响有望逐步消退,期待旅游业复苏;疫情下政府通过实行暂退保证金、加大金融支持和发放消费券等措施加强旅游企业抗压力;
22年出游半径从春节的 132公里降至端午的 108公里,周边游升温,缓减疫情冲击。②长期:国内人均 GDP 2021年达到 8.1万元,1994-2021年 CAGR 为 11.7%;其中 2010年人均 GDP 达到 5000美元,休闲游爆发,2019年人均 GDP 突破 10000美元,度假游发展。2015-21年国内休闲出行支出 CAGR 为 8.23%,2025年我们预计将达到 1.32万亿美元。我们认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增长,旅游需求正经历品质化升级。
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业态丰富产业链。①区位优势。景区位于长三角地区,该地区城市人均 GDP 接近 10万元,形成适合休闲旅游的 3小时都市旅游圈。②精确定位,系统打造“一站式旅游”发展模式。公司依托三大核心景区和产品,持续开发六大综合业务;
山水园和南山竹海 2016-2019年门票收入占比分别从 57.2%、24.2%降至 56.6%、23.2%,二次消费收入占比逐步提升;酒店价格范围约为 400-13000元/晚,实现低中高端价位全覆盖,公司南山小寨二期计划新增 500个房间,进一步扩容酒店业务。③项目可复制性强,外延发展未来可期。一站式模式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小,我们认为异地复制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南山竹海 2014-2021收入体量占山水园比重从 72.5%增至 81.7%,团队项目打造能力出众;公司在疫情下完成五个项目建设,外延发展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各为 0.30、1.39、1.89亿元,同比下降 41%、增长 356%、增长 36%;对应 EPS 各 0.16、0.75、1.01元。我们预计公司将迎来疫情后业绩修复,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023年 45倍 PE,对应目标价33.55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行业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