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南网大平台,布局新型电力系统多个黄金赛道,“双碳”目标下营收持续高增。通过两次重组获得广东电科院大量资源支持,公司形成了技术服务(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智能设备双主业格局。依托南网平台资源,公司过去承包了南网区域30%以上火储调频项目,在并网环节有大量经验积淀,可复用至电化学储能等其他场景。
同时,公司多次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多项业务技术行业领先。公司成长速度较快,2018-2021年实现营收/归母CAGR分别为65.74%/119.37%。 储能行业高速增长,公司订单丰厚。近期系列政策从“需求”和“经济性”双维度带动大储发展,行业增长逻辑不断理顺,公司储能业务值得期待。1)在手、潜在订单丰厚:目前公司储能在手订单超8亿元;2023年文山电力940MWh储能项目有望确认收入,金额约15亿元;“十四五”期间公司在广东省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约72亿元(南网空间600亿,其中广东省240亿,公司份额约)。2)产业链布局:未来储能商业模式将以EPC为主,并由自研EMS向EPC设备其他环节(电池PACK等)布局,叠加长期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储能业务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短期稳定在15%左右水平。 电源侧景气度回升,电网侧稳增长,试验检测服务增长稳健。1)公司电源侧业务主要包括火电、海上风电、核电三块:a)海上风电“十四五”规划装机已超100GW,行业发展有望加速;b)核电新机组审批增加,行业重视度被重提。但基于2021年基数较高、火电退出等考虑,保守预计2021/2025年电源侧试验检测市场空间分别为9.11/10.86亿元。2)电网侧行业增速与电网投资相关,整体较为稳定,公司具有技术、资质、客户多方面优势,业务增速有望持续领跑行业,综合考虑,短期公司试验检测业务增速将在25-,整体呈现稳增长态势。 新型电力系统增速驱动,智能设备或有结构性机遇。公司智能设备包括配用电设备、智能监测设备、机器人和无人机,目前已有多款产品落地。
“十四五”两网投资约3万亿元,其中智能设备为投资重心,我们预计电网智能化投资规模将达到3228亿元:1)配用电设备在电网总投资占比60%以上,其中智能电表有望迎来更新换代周期,公司作为行业标准制定者,预计将充分受益于结构性增长机会;2)智能检测设备、机器人及无人机市场上百亿,公司空间超十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5.32/8.06亿元,同比分别+40%/+165%/+,对应现价(8月9日)PE分别为111/42/28倍。综合考虑储能行业高增速态势,以及公司具备多方技术优势、依托南网平台的资源优势,给予目标价47.1元,对应2023年50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海上风电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电网总投资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