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行业回暖及核心客户销量贡献,Q3业绩大幅增长: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其中Q3实现营业总收入17.67亿元,同比/环比增长32.32%/29.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同比/环比35.29%/67.61%,表现大幅增长,预计主要原因在于:1)受疫情影响国内汽车消费递延,乘用车行业下半年表现持续复苏带动公司传统减震、内饰件等销量及市占率的稳步提升;2)重点核心客户销量的提升带动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如吉利/上汽通用等Q3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6%/18.7%大幅拉动公司业绩回升;3)轻量化底盘在自主及新能源客户间拓展良好,如特斯拉按单车配套价值量5,000元,则预计贡献营收同比10%左右;4)产能率用率提升、成本管控加强及毛利率改善带来的盈利能力增强,Q3期间费用率14.0%同比/环比-0.8pct/-1.2pct,毛利率26.13%同比/环比-0.24pct/1.39pct。展望四季度,行业持续复苏、特斯拉降价及交付量的稳步上升、国内新能源销量的爆发式增长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延续高增长,可参考公司业绩指引明年营收60%的增长。
品类拓展能力较强,有望成为Tier 0.5级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30余年,研发技术实力较强,掌握IBS、辅助驾驶系统等技术壁垒较高的汽车电子技术,并能够由点及面的将研发技术在多类子系统间拓展,目前公司在保持汽车NVH减震系统与整车声学套组两项业务国内领先的同时,重点布局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热管理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三大新业务,在智能驾驶方面,IBS\EPS\EVP等产品顺利迭代,座舱产品如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电动尾门、座椅按摩 系统等也获得客户的正式订单;在热管理方面,已成功研发热泵空调、电子膨胀阀、电子水阀、电子水泵、气液分离器等产品并快速推向市场;
在轻量化底盘系统方面,客户订单需求饱满且产能逐步爬坡。可以看出,公司业务布局日益完整,且零部件综合实力强劲,未来将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而成为全球 Tier 0.5级零部件领军企业。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1.91亿元、99.31亿元和 139.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76亿元、8.68亿元和 12.16亿元,EPS 分别为 0.55元、0.82元和 1.15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72.8倍、48.4倍和 34.5倍,考虑到公司轻量化底盘、智能驾驶、热管理业务的良好成长前景及较强的公司综合竞争实力,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轻量化底盘、智能驾驶、热管理业务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