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二季度收入利润和毛利率均创历史新高1)Q2收入2.78亿(同比+28%),相比于Q1收入增速-7.48%改善明显;
2)Q2公司利润5360万(同比+18.35%),Q2利润增速慢于收入增速主要是由于20Q2其他收益220万,较19Q2少817万元,且所得税税率从9.9%升至16.6%,影响净利润约450万元,两者加回则单Q2经营业绩增速46.8%;
3)Q2毛利率33.03%,创单季度新高:其中公司19Q1/19Q2/20Q1/20Q2的毛利率分别为28.82%/31.22%/30.9%/33.03%。
工控替代进展顺利,新能源逆势增长上半年工控和电源领域收入3.29亿,同比增长15.86%;新能源车收入0.7亿元逆势增长6%(中汽协发布的产销数据,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及销量分别为 39.7万辆和 39.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36.5%和 37.4%;);变频白色家电收入0.17亿元增长12.35%。公司在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仍能实现正增长,体现出龙头开拓新客户和提升份额的能力。
主动加大研发,下游多点开花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3049万元(同比+33.1%),远高于营收增速,研发费用率从6.34%提升至7.43%,销售费用率由1.9%降至1.58%;公司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了销售费用率,而在研发方面主动加大了投入。公司上半年在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较好的突破,具体包括:
1)新能源车:上半年公司新增多个国内外知名车型平台定点,将对 2022年-2028年公司新能源汽车模块销售增长提供持续推动力;
2)工控风电:基于第六代 Trench Field Stop 技术的1700V IGBT 芯片及配套的快恢复二极管芯片在风力发电行业、高压变频器等行业继续推广,2020年上半年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提高;
3)SIC 领域:上半年公司继续布局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机车牵引辅助供电系统、新能源汽车行业控制器、光伏行业推出的各类 SiC 模块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公司应用于新能源客车的 SiC 汽车级模块通过国内龙头大巴车企定点,预计2021年开始大批量装车;
4)光伏:2020年上半年,在光伏发电领域,公司推出的用自主 IGBT芯片开发的适用于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大功率模块系列和组串式逆变器的Boost 及三电平模块系列得到进一步推广;
5)48V BSG:公司应用于燃油车微混系统的 48V BSG(Belt Driving StarterGenerator)功率组件开始大批量装车应用;
6)家电IPM:2020年上半年,公司 IPM 模块(智能功率模块)在国内白色家电行业、工业变频器、伺服机等行业继续开拓,多家主流厂家已经完成测试并批量购买。
投资建议上半年公司逐渐走出疫情影响,二季度收入环比同比均改善明显。
展望三四季度国内新能源车、家电和工业控制等需求恢复力度加大,且海外IGBT 产能受限、物流受阻影响或有一些延后在三四季度体现,预估下半年增长将显著好于上半年,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0.8亿元、14.2亿、1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87亿元、2.54亿元、3.7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17元、1.58元、2.3元,对应的310亿市值PE 分别为166倍、122倍、84倍。
我们认为长周期角度斯达半导未来五年受益行业空间增长(2倍量级)*市占率增加(5倍量级)*芯片自制比例提升/规模效应提升净利率,对应的是10倍以上的收入利润增长潜力,且2025年-2030年SIC 器件复制IGBT 先模块后芯片的路走通后,成长逻辑由5年延续至10年以上。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SIC 研发项目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