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梅双
4月29日,瑞康医药(002589)发布2018年年报。公司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39.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61%,连续4年保持40%以上增长。全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达到28.06亿元,同比增长29.56%。瑞康医药当天还同时发布了2019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2%。
另外,瑞康医药的经营性现金流指标继续转好。自去年中报开始逐季改善,今年一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正流入1.0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连续第三个季度为正。
现金流持续大幅改善
根据年报,瑞康医药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直接面向医疗机构和零售渠道的直销网络,上市七年多来,逐步成长为向全国医疗机构直销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同时提供医疗信息化服务、医院管理咨询服务、院内物流服务和医院后勤服务的综合服务商,是全国药品、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2018年以来,公司在“精细管理、内涵增长”和“数字化、平台化”战略的引领下,继续提升药品、器械流通业务的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达到339.19亿元,同比增长45.61%,连续4年保持40%以上增长,成功跻身全国医药商业前六。其中,2018年医疗器械板块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76亿元,同比增长75.58%。公司全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达到28.06亿元,同比增长29.56%。
直销网络完善、终端直接覆盖能力强一直是瑞康医药突出的核心竞争优势。下游客户数量的增加成为公司业务规模扩张、收入增加的坚实基础。公司覆盖山东省规模以上公立医院520家,基层医疗机构2422家,覆盖率分别超过98%、96%。并在全国各省搭建药品、医疗器械的直销平台,复制山东的直销模式,掌控终端医疗机构销售资源。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份(直辖市)设立有近200家子公司,直接服务于全国4万多家各级医疗机构,标志着公司全国直销渠道建设的实现。
收入稳健增长的同时,瑞康医药现金流也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二季度之后,现金流逐季改善,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正流入超过1个亿,经营性现金流连续第三个季度为正,打破了市场的担忧。公司通过对子分公司实施业务评级制度,强化账期管理等多管齐下的措施正在发挥成效,回款账期和经营性现金流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显著提升财务的稳健性和偿债能力。
此外,瑞康医药还积极推进医药流通供应链金融新业态,将医药流通环节与社会化金融资本有机结合,公司已经联合建设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与山东省内外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形成供应链金融的合作,形成示范效应。未来,公司将继续大力推广上述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决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资金占款问题,提升盈利能力,逐步形成“重服务、轻资本”的新型医药流通服务的商业模式。
持续布局医疗信息化板块
瑞康医药自上市以来就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信息领域的发展,持续布局医疗信息化板块,旗下的天际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沛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深耕细作近十年。
据介绍,天际健康是中国第一家能够同时为医疗服务机构提供药品采购管理、药品供应链管理、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和医保支付管理解决方案的公司。天际健康的管理和研发团队具有近二十年的医药信息化经验,拥有国际领先的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合理用药软件,迄今累计服务了超过150家各级医疗机构,其中包含如北京朝阳医院等近50家具有代表性的三甲医院。
北京沛合则是一家专业为保险公司提供理赔外包服务的TPA公司,是行业内屈指可数的专注于健康险服务的外包服务商,目前服务保险公司超过80家,个人用户数量超过2000万,健康险年理赔金额超过30亿元。
“在上述两个业务板块的基础上,公司目前正在布局互联网医院和慢病管理。一方面与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建立更深入的分工协作模式,积极探索医生收入阳光化,一方面也切实用互联网工具改善病人的看病和取药的体验。”瑞康医药相关负责人表示,瑞康医药正致力于通过对上述大数据分析和应用,逐步打造一个打通在线诊疗、慢病管理、开药配送、合理用药、理赔支付全流程的互联网医药联合体。
今年1月,瑞康医药与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签订“互联网医院合作框架协议”,互联网医院的项目孵化正式落地,也让瑞康医药的互联网医疗蓝图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