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主力产品维持稳定增长,新产品逐渐放量。一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10.46%,预计公司主力产品咪达唑仑收入约1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依托咪酯收入约0.9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利培酮维持个位数增长。新产品逐渐放量,其中右美托咪定预计实现收入约0.45亿元,在较低基数下实现高速增长(50%左右),瑞芬太尼、丙泊酚、度洛西汀以及阿立哌唑呈现高增长态势。我们预计,随着各省招标的持续推进,公司老产品在新一轮招标中可能存在一定降价压力,但在手术量提升以及科室拓展营销策略下,有望维持原增速,实现平稳增长。新产品将在较低基数下持续放量,保持高速增长。
费用控制整体良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2.57亿元,同比增长28.80%,同比提高6.13个百分点,预计与新产品的招标、推广有关。管理费用0.61亿元,同比增长60.27%,同比提高52.74个百分点,原因在于公司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预计与公司右美托咪定、度洛西汀等产品一致性评价推进以及重点在研项目推进有关。目前公司在研约50项产品,包括盐酸氟曲马唑原料及软膏报生产在审,其余在研项目进展顺利。公司逐渐增加对国外先进制剂技术的引进,符合精神、神经系统药物发展趋势(长效、缓释制剂),有望进一步加强公司整体研发实力。
受益于新版医保目录出台,相关产品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新版医保目录中新增右美托咪定、齐拉西酮注射液、利鲁唑片、氯氮平口腔崩解片及盐酸硫必利片,阿立哌唑由乙类提升为甲类,同时去除使用限制。右美托咪定市场增长迅速,同时竞争格局较好,随着公司在新产品学术推广方面的加强,该产品有望达到3-5亿元体量。阿立哌唑是优质的精神疾病用药,市场空间广阔,此次由乙类提升为甲类,将进一步推动该产品的快速放量。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为0.64、0.81、1.04元,同比分别增长29.45%,26.65%,29.26%,当前股价所对应的估值为35X、27X、21X。公司是国内精麻药物龙头,成长空间广阔。其老产品稳定增长,新产品受益于医保目录调整,有望快速放量。此外,公司在研产品丰富,同时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未来有望进一步丰富已有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产品集群。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