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养老企业创新模式为主。相比跨界进军养老领域的沪深上市公司,新三板养老企业虽然现阶段规模较小,但普遍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优势资产,或是具有独特创新的模式。另新三板企业涉及养老行业公司数量多,覆盖的企业及业务类型非常丰富,部分具有稀缺性的技术或资产的三板公司已经成为了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我国养老产业供需不对等。我国老龄化社会呈现速度快、失能老人多、未富先老等特征,中国将在近十年直面老龄化产生的诸多养老问题,完善养老产业势在必行,急剧增加的养老需求将倒逼政府和企业改变以适应社会变化。我国养老产业链涉及多个领域,覆盖面广,但是大多数养老产业集中在高端养老地产,社会需求量最大的照顾服务和医疗需求供给严重不足,市场定位不明确,盈利难,销售乏力。
从台湾地区借鉴养老产业经验。台湾是全球“老得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养老产业的良性循环主要受益于十年长期照顾计划。目前台湾养老机构有超过80%的都是商业化运营,企业通过照顾服务细节化以满足差异化需求,机构布局多层次、高密度覆盖社区实现“在地老化”,生物医疗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带动产业升级。已经形成了依托周边医疗资源,发展社区小型照顾机构的标准模式,这一投资逻辑值得借鉴。
多层次综合性服务+智能化应用成未来趋势。养老服务业的相关制度全面落地,目前政策导向已经初见端倪,围绕着养老产业核心的照顾服务和医疗需求,公办养老机构托底,民办养老机构作为主体,以家庭养老为基础,辅以社区和机构养老,主要发展两条线:一、完善照顾服务产业链条作为家庭养老补充,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实现智慧养老;二、充分、合理利用社会医疗资源,提供多层次综合性服务。养老服务综合性、智慧养老将会成为未来养老产业发展潮流。
优先关注三板标的:顺着养老服务综合性、智慧养老两条线索,我们选出代表型公司,智慧养老——青鸟软通(831718.OC)、思锐股份(836063.OC);医疗器械——鹿得医疗(832278.OC)、恩鹏健康(833756.OC);专业养老服务——木兰花(831229.OC)、静安健康(拟挂牌)。
风险提示:政策延迟落地风险,养老服务接受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