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冀东水泥将金隅股份的水泥业务尽收麾下之后,冀东水泥在华北市场上再无劲敌。但冀东水泥能否就此扭转亏损局面引发市场关注。
年报显示,冀东水泥2015年亏损17亿元,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方面,其原材料费用、燃料及动力、折旧、人工及其他费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运营成本上升,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经营压力。
重组后,冀东水泥有一半的产能放在京津冀地区。对于京津冀地区的水泥需求问题,于九州在回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称,当前市场需求已略有回暖,进入2016年后,水泥价格每月都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今年的销售额有望增长24%左右。“北方地区1-4月中旬以前通常是淡季,以往市场较好的年份,我们在4月份之前都没有盈利。今年的情况在好转,从5月份已经开始盈利,6月份出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两家企业重组后的业务整合,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金隅股份副总经理姜长禄就此做出回应,两家企业将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加强整合。
首当其冲的工作是优化产能,双方产能重叠度高。重组后,冀东水泥可以根据实际供需安排生产计划,低效产能适当减产,保证高效产能最大化发挥,使整体产能实现优化运转。
其次是摊薄业务成本。重组后的冀东水泥产能过亿,在采购、销售等方面将产生规模效应,集中采购带来的议价能力提高、集中销售带来的费用降低,以及各项固定成本的摊薄,均可为公司节省支出,创造额外利润。
再者是降低财务成本。重组前冀东水泥的资产负债率属行业最高,达到76.3%。有息负债249亿元,年财务费用14亿元以上,综合贷款利率5.8%,严重蚕食息税前利润。本次金隅拟注入资产同期的综合贷款利率仅为4.64%。重组后的冀东水泥资产规模大幅增加,负债率下降,同时得到实力雄厚的金隅集团支持,融资能力提升,融资成本降低。预计综合贷款利率每降低10bp,冀东水泥原有资产的财务成本将降低2500万元左右。
最后是完善环保配套。金隅股份是国内处置城市工业废弃物历史最长、处置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建材环保型企业。交易完成后,金隅股份先进的环保及固废处理技术有望在冀东生产线上进行复制,节能减排、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带动区域内水泥行业节能环保水平不断提升。
有投资者认为,目前冀东水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管理问题,重组后冀东水泥原有领导班子会不会有所调整?姜长禄就此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重组后冀东水泥的管理团队将保持稳定,同时金隅股份将和冀东水泥一起组建专业组织,并借助外脑对公司现在运行现状进行评估,对公司的业务架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