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敏
牵手一年多之后,绿地正式作别润东汽车。
7月4日,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绿地金融海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Rundong Fortune Investment Limited 订立了股份买卖协议,拟向后者出售中国绿地润东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合共568270747股股份,交易价格约为每股3.5273港元,交易总对价约为20.04亿港元。
绿地方面称,此次交易是基于双方战略考虑,可为公司带来一定投资收益,但对公司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绿地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强调,绿地在汽车行业的布局战略不会受到影响,汽车板块作为绿地多元化领域重要的核心板块之一,仍将会大力发展。按照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的说法,绿地汽车产业将进一步纳入绿地集团“大消费”综合产业全球战略,并做大做强。
投资套现
绿地和润东的合作始于1年前。
2015年5月17日,金丰投资发布公告称,绿地集团境外全资附属公司与中国润东汽车集团有限公司、Rundong Fortune(润东汽车现控股股东)签署认购协议,绿地集团境外全资附属公司有条件同意认购润东汽车有条件同意配发及发行的总共536270747股认购股份,认购价为每股认购股份2.89港元,总认购价约为15.5亿港元。
认购完成后,绿地持股30%成为润东汽车的控股股东,润东也在其后改名为中国绿地润东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收购之初,绿地润东设立了不小的规模目标,并且计划在汽车金融、汽车电商等领域寻求突破。
仅仅时隔一年多,绿地润东为何选择和平分手?
一位接近交易的内部人士透露,这是因为“没有达到各自的预期发展目标,从各自公司的战略出发,绿地决定售出持有的润东股权”。
通过此次套现,绿地获取了一定的投资收益:去年5月绿地收购润东股权时总作价为15.5亿港元,每股作价2.89港元。到今年售出,绿地悉售持股账面获利约4.7亿港元,每股回报率约22.1%。
汽车战略不变
汽车板块是绿地多元化三大战略“大基建、大消费、大金融”的重要一环,也是“大消费”领域重要的核心板块之一。绿地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强调,这一点不会改变。
在收购润东之前,绿地的汽车板块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
早在2005年,绿地就在张玉良的主导下组建房地产主业之外的四大产业集团:绿地商业集团、绿地能源集团、绿地建设集团和绿地汽车服务集团。随后发展多年,绿地汽车板块主要包含两个公司:绿地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云峰集团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去年绿地开始剥离云峰的能源板块,据了解,云峰汽车今后也将不再归属于绿地汽车板块。
绿地的大消费板块包括进口商品直销、汽车、酒店、旅游等业务,汽车业务已经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块。其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绿地控股旗下的汽车及相关产业(行业)营业收入为127.77亿元,比上一年大幅增长80.92%,营业利润为8.135亿元,毛利率约6.37%,汽车业务比重约占集团业务6%。今年第一季度,绿地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2%。
绿地的汽车业务涉及汽车销售、维护、修理、保险代理、汽车配件批发与零售等,绿地下属汽车服务业企业主要经营豪华和中高端乘用车。
截至2015年末,拥有4S店近百家,汽车品牌组合包括玛莎拉蒂、法拉利、宝马、MINI、捷豹、路虎、奥迪、雷克萨斯、凯迪拉克、克莱斯勒、沃尔沃等豪华品牌,以及别克、现代、福特、雪佛兰、马自达、大众、起亚、本田、丰田、日产、三菱、标致、斯柯达、DS、菲亚特、一汽大众及北汽新能源等中高端品牌。“绿地汽车的发展方向,围绕在几大方面:集团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拓展汽车服务价值链;聚焦汽车后服务市场,做大业务规模;与集团金融产业合作,加快发展汽车金融业务,通过整合渠道资源,构建以汽车产品为核心,涵盖经销商、客户和金融机构等各方的开放式金融平台和特有的金融盈利模式;加强与互联网的融合,开展汽车互联网业务。”前述绿地内部人士说。
该人士透露,根据汽车行业发展新趋势,未来公司将重点聚焦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住行业震荡整合的关键时期,通过兼并收购实现快速扩张,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二是加大汽车后服务市场拓展力度,加快以快速维修中心、维修中心为主的售后服务门店的建设,保持售后服务收入持续增长;三是积极拓展汽车融资租赁等汽车金融业务,开创新的盈利模式;四是把握国家新能源政策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的商机,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网络布局及经营规模。
一位绿地汽车的匿名人士则透露,除了通过开展大型兼并购来扩大规模,绿地汽车下一步也倾向于尝试轻资产的扩张方式,比如选择一些即将关门的门店,租赁下来将其改建为4S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