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8亿元(-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2亿元(-110%)。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成本升高导致盈利能力下滑。(1)分季度来看,收入增速逐步提高但利润增速逐步下滑。我们分析认为收入增速提高主要是因为采浆量呈阶梯式增长,全年达到584吨,同比增长11%;利润增速下滑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亦庄基地在2015年逐步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等成本增加吞噬利润。(2)分产品来看,血制品全年收入达到10.0亿元(+5%),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血制品采浆量和价格提升,量价齐升趋势明显;疫苗收入为6.0亿元(-29%),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到产房搬迁导致产量减少以及新增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3)从费用率来看,期间费用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一方面公司严格控制费用预算管理,使得销售费率下降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随着亦庄基地陆续投产使得停工损失大幅度减少,使得管理费率下降3.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随着血制品量价提升和亦庄疫苗基地产能释放,公司收入和净利润都将逐步回升,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血制品量价齐升,重组铸就国内龙头。2015年我国采浆量约为6000吨,而根据WHO倡议的各国血制品自给自足,我国的采浆量需求超过12000吨,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在供不应求的大趋势下,一方面部分省市的浆站审批态度转暖,新批浆站陆续投产和老浆站挖潜将带动采浆量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血制品仍然处于严格管控,采浆量提升速度缓慢,在最高零售价放开后,供需失衡使得血制品价格逐步提升。从整体来看,血制品行业量价提升趋势明显,未来有望保持20%的高速增长。大股东中生集团将把公司打造成唯一的血制品平台,未来2年内有望通过重组成为国内最大的血制品企业。重组完成后,公司持有的成都蓉生股权将从90%降到65%左右,但归属公司的权益采浆量将从540吨提高到650吨,提升幅度为20%。随着公司后续逐步收回成都蓉生的少数股权,公司采浆量将突破1000吨,进入成熟期后更将达到1400吨,是国内当之无愧的血制品龙头。中生集团旗下的血制品企业整合后还能在销售渠道、研发能力、管理运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综合盈利能力也将出现明显提升。
盈利预测及评级:如不考虑业务重组的影响,我们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为0.08元、0.11元、0.14元,对应PE分别为372倍、264倍、212倍。考虑到重组完成后公司作为中生旗下唯一的血制品平台,血制品业务将大幅度扩张且提升空间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重组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业务整合或低于预期的风险。